认识乡村建设(实践与“美丽乡村公益行”)
【孙华锋】:乡村固然美丽,但也难掩人去楼空逐渐败落的状态,老人、孩子和狗构成了现今农村的基本画面,让人心酸和叹息。那么您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哪里?解决之道在哪里?
【孙君】: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这需要时间与过程,毕竟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耕地太少、人口太多。新县项目是一群中国文化人(设计师)的一种社会实践,一种探索:一是与政府合作,由政府、农民、公益组织(设计师)三方合作,希望能找到一种解决问题根本的政策;二是为国家目前提出的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实践与理论;三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首先要考虑农民的就业岗位的建设。
目前政府解决之道又错了,在于我们总是在农民的土地上打主意。我们先是卖村集体资产,再卖山水,再卖树林,再打农民宅基地的主意,再圈农村的农田,现在又要让农民卖地,这是政策性的城市资本下乡村,去抢购农民的土地。没买卖就不是市场行为。农民只卖不买,本质上就是强卖,这不是解决农民问题之道。目前中国还没有到真正解决农民问题的时候,城市反哺农村本质上是市场行为,工业反哺农村也是市场行为,企业反哺农村依然是市场行为。这些与中国以前教育、医院、文化走向市场化是没有区别的,甚至更为严重,五年内中国农村问题不会有本质上的改变。
要想真的解决农民问题:一是禁止城市资本下乡圈地;二是提高农副产品价格;三是取消乡村民主选举;四是还权于村“两委”;五是城乡就业同工同酬;六是政食为首,安居乐业,这是原则性的问题,农民吃饱吃好,富农稳农才是中国复兴之道。
【孙华锋】:在您进行过的项目中,您认为现在农村改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孙君】:政府观念上的问题。目前最可怕的是我们知道很多新农村建设的做法是错的,我们依然继续做。比如我们明明知道乡村规划按城市的规划方法去做是错误的,但我们专业规划设计人员依然在做,这些问题就是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困难。坚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也是我们目前与《中国城乡规划法》之间最大的障碍。中国应该把城市与乡村规划法分离,毕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孙华锋】:农村这些年来的盲目改革建设或者几千年下来的惯性导致现在的农村建设恶性循环,农村原始生态逐渐被破坏,而美丽乡村的改造不单单是建筑室内设计,它牵扯到土壤改良、水系利用、污染治理等等,更是打破陋习与时俱进的思想问题。那么美丽乡村的改造建设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实施过程呢?
【孙君】:环境的恶化源于文化的变异,乡村的生态修复首先是文化的修复。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与价值观的问题。一是修复根的文化:修祠堂、修家谱、修祖坟、修家庙;二是建立村民共同体,三十年前分,三十年后合,有个体与集体多种经营之路;三是山水河流收为集体所有。做到这些最本质的工作,乡村的生态与环境才能得到保护与发展。乡村建设工作的步骤是知情、明理、参与、得利。工作方法是先听农民的,后听专家的,最后听政府的。
【孙华锋】:“美丽乡村公益行”活动引起了设计界的广泛关注,您对参加的及想要参加的设计师们有什么样的建议?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和他们分享或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要提醒他们?
【孙君】:设计师的工作面对的是酒店、企业、办公楼、家庭等,而乡村针对的是以种田为主体的贫穷的农民,是以农民生活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农民关注的是基本生活功能,城市关注的是品质与美化。设计师的理想主义与过日子的现实主义差别很大,设计师在工作时会用很多标准,这些标准往往让政府感觉很不适应,农民感觉很浪费。这是设计师需要调整的,要考虑谁是房东。新农村建设中,很多时候是政府与设计师做了农民的主,反客为主。
【孙华锋】:农村问题要根本改变还是要靠政府大环境,要靠基础教育,要靠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您认为我们目前应该去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
【孙君】:很多事需要我们用实践为政府提供正确的方法,找到好的案例。我们不能总像九斤老太婆,成天的批判这个骂那个,感觉只有自己的理论是对的。对与不对我们可以用实践来说明。习近平先生说的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1999年开始到今天的五山模式和郝堂茶人家,从“5•12”到雅安重建,我们很多设计师一起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小村小组的规划与设计,慢慢地,涓涓小溪汇流成河。2013年中国与国外的设计师近300多人汇聚到河南新县,开启了一次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以规划与设计为主体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正是有这样一次活动,我与你(孙华锋)认识了。
我一直以为目前的中国是乡村建设最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如果我们再做不出成就,我想中国的乡村建设者就是混饭吃的,中国的建筑与规划设计师就应该要去卖红暑了。
文/ 孙华锋
来源: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
《中国室内》第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