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画家,给农民“画”农村
2014年6月的郝堂村,这是孙君的“成功作品”之一。它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第一名。
“GQ年度公益人物”给孙君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他致力于为中国乡村提供既符合传统又具有现代品位的生态美学,凭借艺术造诣和公益行动力,为中国乡村建设提供了可贵启发。”在官方话语体系中,“新农村建设”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而在中国历史上,乡村建设从来不乏民间探索者,比如米迪刚、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如今,应加上孙君的名字。
孙君在与光彩众生团队等做分享时,专门做了一场主题为“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讲述着一个画家怎么给农民“画”农村。
孙君说,画家是在画板上作画,我们搞乡村建设也如同作画,只不过这幅画是在画架之下完成的,并且是和数量庞大的农民共同完成,像极了一个庞大的行为艺术。
“中国在100年前并没有规划设计师,之前都是画家在做设计,建圆明园也是招了200多个画家来做,西方更是如此。所以这原本就是我们的事情。”孙君说。
孙君在2003年创立了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从画室来到乡野田间。他称之为“回归和寻根”,那里有夏天在河边垂钓的童年记忆,也有身为一名艺术家想要探索和追寻的文明源头。
在城市化和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乡村的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变化剧烈,统一规划的“新农村”容易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出于一种乡村情怀和社会责任,孙君和一帮朋友想要“把艺术还给农民”、“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让乡村成为更多人的精神家园。
2011年,孙君和“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等一群从事乡村建设的民间人士发起成立中国乡建院,致力于乡村的规划设计与落地实施,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系统性、整体性的解决方案。“这些年在乡村,走着走着会突然触目到真正能够感动你、触动灵魂的文化。我做乡村工作,大多数是当作艺术作品在做。”他梦想在中国进行一次乡村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