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 人物报道 > 正文
孙君:乡建,如果方向错了,速度还有意义吗
来源:《设计家》    时间:2015-04-03 10:24:08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如何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喜欢、社会认可的新农村,孙君的看法是:以自然为本,天一合一;以农为本,田人合一,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将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设计家》】:请谈谈您所从事的乡村建设资金来源,政策如何支持?农民如何付费?设计师的劳动报酬由谁来支付?是否有统一的模式?

  【孙君】:绿十字2003年到2007年,基本上90%的资金是申请基金会的支持;2007年到2011年项目有60%由政府支持;2012年之后95%由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一直按国家民政部的有关规定来执行。这个过程中,农村房子的设计也是由政府支付的,设计师的费用由绿十字的合作专业设计机构来支付。绿十字是一个平台,只是做协调工作。

  【《设计家》】:您是出于什么考虑创立“北京绿十字”?请谈谈绿十字的宗旨与运营模式?

  【孙君】:没有想得太多,一个机构总要有一个名字。世界上有一个红十字,那是救人的,那么环境与生态有谁来救呢?于是与几个朋友就开始筹建了“绿十字”,民间的公益性组织。

  我们的宗旨也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也是随着绿十字的发展在变化。2003年最初的定位是做环保与环境教育;后来做乡村建设中的资源分类,到2007年后资源分类与乡村建筑就汇在一起;2013年由绿十字根据工作需要发起了中国第一个“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这是一个纯经营性的公司,与绿十字放在一起影响绿十字的公益纯粹性,就独立出去。绿十字的宗旨是“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设计家》】:您的乡建经费和绿十字基金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任何基金都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提供帮助,您的乡建经验对那些得不到基金支持的农村地区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孙君】:乡建资金是专业设计资金,绿十字不参与这块,绿十字只做软件,比如乡村自治、资源分类、乡建培训、资源整合,做农民做不了的事。绿十字在项目中,很多考虑到了没有钱的情况下如何去做。湖北“五山模式”、512大地震“秦家坎项目”、“穆罕默德王台”等就是没有钱的项目。乡建的模式有很多种,也有很多方法。

  【《设计家》】:请谈几个您认为比较成功的乡建范例。其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需要规避的教训?

  【孙君】:我做的好项目,还不敢说,我做的最有价值的大多是失败项目,是这些失败的项目给了我经验与乡建理论,这正如毛泽东说的“理论联系实际”。这些失败项目让我找到了方法与重要的经验,对我而言比成功的项目更加有价值,这种价值我认为就是“成功”。

  1999年在北京延庆县堆臼石村,这个项目失败了,项目是因为我过于热情,替代了村干部的作用,结果我们离开,项目自然又回到原点。

  2007年,在湖北襄阳市牛首镇熊营八二组做项目,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做好镇村的工作,我们以为有市、区两级政府就可以了,项目的失败告诉我们,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意义。

  2009年“5.12”大地震,我们接受基金会的支持,做乡村合作社,以西方民主的形式在村庄做经济发展,资金直接到组,绕过村委会。结果这件弄得非常麻烦,很多事有一个村民不同意就做不成,村委会不帮忙,最终把一个村弄得乌烟瘴气,结果我们被村委会赶出了村庄。陌生社会催生法律,熟人社会产生道德,村组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家庭,用西方的民主来治理中国的乡村非常不适合。

  【《设计家》】:您现在正在做的乡村改建项目有哪些,能否举例说一下?

  【孙君】:生活中很多东西出现是缘,命中注定的一些都在2014年出现。我们算是文化人,文化人最想做的是有文化的项目,像温县陈家沟,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京山太子小镇,国营林场改革的实验,希望能做成中国最美的小镇;荆门屈家岭遗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遗址;新县田铺镇田铺大湾,会同县高椅村,房县—军店铺村,这些要么是中国古村落,要么是历史文物古迹。其中能看到一种轨迹,我关注的工作渐渐靠近传统,渐渐在关注久远的历史。一直到今天,一下走近了9000年以前贾湖遗址。表面上我们是关注古村落,实际上我们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复。这个过程不是我有意安排,而是自然而然的。

  【《设计家》】:您个人的对未来有怎样的目标和计划?绿十字未来有怎样的计划?

  【孙君】:我已渐渐地回到画家的位置上,开始做自己的艺术生活。我喜欢在城乡之间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小屋,有一亩三分田,晒着太阳,有几个朋友喝茶,这是我最喜欢的生活。目前绿十字有孙晓阳做主任,乡建院有李昌平做院长,学校有季必胜,他们做得都比我好。我不会做领导,只会做做设计与画画。

  2013年,我就开始从乡村过度到古村古镇,开始做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从乡村走向城市。要想真正帮助农村一定要从城市开始,这种事能做多少就多少,很难用设计来说,这是国家的事,个人只是一种责任。

  【《设计家》】:关于古村建设,您有怎样的建议?

  【孙君】:我想说说,古村规划与建设三道坎。乡建三道坎不是技术层面的事,而是政府与专家观念、文化的三道坎。这不仅仅是在古村,中国绝大多数乡村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乡村问题千头万绪,可是万事总有源。找到了源头,很多问题就自然理顺了。所谓顺,一切都是能让年轻人回来,他们回来,人就养房子了,村子就充满生机。可是如何能让他们回家,这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

  一是还权于村“两委”,帮忙不添乱。这是针对政府与专家而言。政府要信任村干部,专家要尊重村干部,政府项目要为村干部的需求而服务。规划与技术人员一定要明白传统村落才是永远的时尚,所谓创新与时尚一定要小心,几百年几千年的乡村文化沿续至今,我们感觉是天地杰作,这就是传统村干部与风水先生的作品。

  二是老房子与古建缺少舒适度,要增加舒适度。村的败落,首先是房子失去了实用性与功能性,老房子绝对没有磁砖房舒适与实用,这一点农民不傻。乡村的老房子改造一定要记住是农民的家,不是宾馆,不是会所,更不是客栈,这对专业的建筑与室内人员来说不难。而交通与水系的改变对古村的伤害是致命的,这些是政府要注意的,这是保护古村的重要工作范畴。

  三是规划与设计,既要保护老村又要尊重这个时代的文化。存在就是合理的,在保护好传统的基础上,对磁砖房与罗马柱建设同样要留下记忆,这些建筑过40年后,同样也是80后、90后的乡愁。保护好这个时代也是对未来的责任。规划与设计一定是文化在前,技术在后。文化是方向,技术是方法。政府与专家过于关注规划与建设,对乡村文化与乡村自治依然陌生。同样专业与技术也是如此,用规划设计、经济与旅游想拯救乡村,那依然是一场自娱自乐的游戏。大海航行靠舵手,航的方向错了,速度还有意义吗?呜呼! 

  (选自【《设计家》第74期“人物”)

关键词: 孙君 乡建 方向 速度 意义 五山模式 生态文明村
分享到:
[责任编辑:丁艳艳]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6 手机:1580136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