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 人物报道 > 正文
郑杨辉专访
来源:中装新网    时间:2012-12-20 14:12:22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郑杨辉的专访内容。

  采访对象:郑杨辉

  1. 您是如何进入室内设计行业的,请简要介绍一下您的从业经历?我的从业阶段到目前为止可以归纳三个过程1;1993年福建师大美术系毕业后到1997年间,是跟着自己的大学老师从事室内设计绘图学习和实践阶段2;1998年到2003年独立从事室内设计和施工,是从事装修行业,积累了施工经验和创业的最初阶段3;2003年—2008年是从事工程施工兼做设计的阶段,2008年—至今是放弃工程施工专业从事室内设计阶段。

  2. 近期正在进行哪些新项目?在您的从业过程中,是否有印象比较深刻或者是最满意的设计作品?目前正在深入一个办公场所空间设计。前些时间刚完成一个售楼部和一套复式楼的现场实景拍摄。在我的从业过程中,有两个作品是我比较满意的,一是别墅空间【心迹归航】二是餐饮空间【寻常故事】,因为在作品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的个人情感和设计理念表现得更充分些。

  3. 有人说设计师的作品里或多或少都会掺杂设计师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会影响设计师整体的设计风格和手法,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您个人比较擅长或喜欢的设计表现手法是什么?)我个人比较认同这种看法,因为室内空间是设计师在满足空间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个人文化底蕴支撑下的空间诉求的视觉反映;设计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所造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一定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我比较坚持设计师多元乐观的生活态度,将人生美好,友善,阳光的生活态度在自己的作品中定格。至于设计师的风格和手法,我觉得只是个人表现空间设计理念不同的手段而已,没有绝对和高低之分,是设计师个人的喜好和驾驭设计方法的偏好。我比较喜欢新东方的设计理念,用亚洲文化的设计符号植入空间中,赋予空间更多的精神气质。营造适合亚洲民众的人居空间。

  4.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成熟,中国设计师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也正在加强,很多设计师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主题做出了很好的作品,您对此有何见解?文化元素在设计中运用,您是怎样看待?作为福建的设计师,您觉得这里有着什么样的独特地域文化?这些年中国设计师在设计学术高度上所取得的成绩为世界瞩目,根植于中国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并以此来作为空间设计的文化底蕴支撑,这是很民族的,在这一点上我很赞同,世界也因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的空间场景,而变得让生存于这个世界的人们互相欣赏和羡慕着,呈现多元的空间设计文化。只是我个人认为围绕这个文化的主题进行室内空间的创作,若是能用更当代,更国际化的视野来对待室内设计,那么所展现出来的作品会更具国际化。福建的有着特殊的区域文化,闽商文化空间是福建人在多山滨海的生存环境中打拼创造生活所积累的人居环境,但因为多山的环境所成长起来的福建设计师人群,需要更多的用福建滨海城市的开阔性视野来丰富开拓自己。福建的文化可以用土楼,鼓浪屿,武夷山,三坊七巷来概括。根植于福建区域文化的福建设计师,这些年来游走于亚洲日本泰国以及欧洲各国,正是福建设计师努力学习开拓视野的设计生活写照。

  5. 现在全球都在倡导低碳生活,有人认为越自然、越原始的生活就是低碳生活,您眼中的低碳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室内设计师应该是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推广者,您觉得设计要如何与低碳相融合?我眼中的低碳应该是不影响人类生活的本身,比如生活质量,工作效率等,但如能在此前提下,所进行的低碳生活,将有利于人类的生活,比如丹麦的哥本哈根,城市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政府倡导低碳节能的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低碳节能有利身体健康。而室内设计师作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推广者,我认为设计在选择空间表皮材质的时候,更多的选择从大自然中不需要进行二次深度化学加工的质朴材质,比如藤制品,比如天然石材等。

  6. 此次到欧洲出行给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您觉得中国与欧洲发达国家在设计理念上有什么区别?这一次的欧洲之行主要是意大利深度考察,给予我最深的感受是意大利这个古老伟大国家曾经的辉煌深深感动我,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们友善阳光的生活态度。但地中海周边国家的慢生活我不太习惯,也许和中国人的勤劳有着不一样的节拍吧。中国是在急速发展的国家,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不断地进步更新,但我觉得非生活,不设计是设计永恒的主题,所有的设计根植于生活的基础。欧洲人敢于生活创造生活的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7. 宽北设计机构未来有什么规划?(会从哪些方面寻求更高的突破?)公司既然选择了放弃施工而做设计,所以将来必将是在室内设计的行业里继续前行,但会以高,精,准作为公司的现阶段发展目标。以高端的设计品质,以对某个室内空间领域的深度钻研精神,寻找对应的客户群体作为设计服务的准确定位。

  8. 现在人们喜欢用年龄的标签来区分自己,70年代、80后、90后……作为您那个年代的人,对于你们这个年代的人群,有一个怎样的记忆?我介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之间,所以特定的成长环境,给我我很多成长的回忆,生于这个年代的人,应该有过那个年代比较艰辛的成长空间,但是勤奋,坦诚和朴实是那个年代给予我深深的烙印,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就连当时我们小学时上语文课,老师说用‘一定’造句,我们就会说,一定要解放台湾。还有对小日本的仇恨也是那个时代的爱国教育让我们刻骨铭心;那个年代成长的我们曾是如此饥渴吸取来自外界的流行文化养料,在我们看来,流行文化并非仅仅是娱乐,是生活的调剂,其中蕴藏了无数的精神追求——理想、爱情、义气、反叛的呐喊、柔声的倾诉…… 曾经关注缘于2002年的罗大佑演唱会。而且罗大佑的每一首歌的歌词大都铭记在心,并且还可以跟着把每一首歌唱下来呢!70年代出生的人因忙于工作、安家立业而变得浑浑噩噩的生活里又激起了躁动的浪花,心底的某种久违的激情被唤醒,乐于重新翻出那些已经蒙上灰尘的老偶像刘德华,张学友,费翔,胡慧中,林青霞,听他们的老歌、看【血疑】【排球女将】【加里森敢死队】【虎口脱险】还有琼瑶的爱情片等老电影、老动画片来感受感受当时的气氛,在那些如今看起来很粗糙幼稚的文化巡礼中,找回曾经那么执著、那么投入、那么冲动、那么单纯的精神共鸣。生于这个时代的人基本见证了室内行业发展的过程,从徒手绘画指导施工到今日的从事正规室内设计行业。成长的岁月虽然深深怀念,但身处现在的我,坚定的当一名游走学习的设计师。

  9. 室内设计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时代,您眼里的室内设计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事室内设计快20年,感受到室内设计行业的巨大发展,对于设计师来说,从过去单一的材料在空间中应用到现在室内空间材质的丰富,设计师更多的是设计理念的提升和审美的国际化,用更当代的视野来阐述空间气质。

  10.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您平时会通过网络关注行业信息吗?网络是否对您的工作、生活是否产生了一些影响?会通过互联网关注行业信息,只是当我发觉互联网对设计师个人影响力传播速度是如此之快时,我发现自己其实是个落后者,所以至今因为参加各种行业赛事,才有了一些和来自各地的同仁沟通的机会。至今还是一位草根设计师,不过,用平静的心情真实面对自己的设计生活才是我现在最真的淡定。

  11. IDEA-TOPS艾特奖是由清华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与中华室内设计网联合主办的空间设计奖项,请谈谈您对艾特奖的期望吧。艾特奖的宗旨非常好,旨再打造最具思想力和影响力的行业优秀设计师,有了学院的学术支持和指导,加上来自更多的世界各地的设计师的参与,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竞赛原则。我相信艾特奖会更具国际性和权威性。

关键词: 郑杨辉 设计师 室内设计
分享到:
[责任编辑:毕连镜]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9 手机: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