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林:立足潮流之外,构建人文艺术空间【推荐设计师报道第1期】
来源:中装新网 时间:2025-03-21 13:11:21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中装新网:在设计上,您最擅长的领域是什么?在此领域您有哪些经验和心得?
吴雨林:我最擅长的领域有商业空间、酒店、办公、会所和一些文化空间、私宅。其实我喜欢更多的可能,没有固定模式去做一个类型设计,我喜欢更多的变化和创新,不局限某一个领域或某一种风格。我们团队一直倡导的理念就是:设计在潮流之外,艺术构建空间。空间和人是一样的,有自己独有的气质,所以每个空间我们都有创造无限的可能,我期望通过设计,在充分满足业主各项功能性需求与预算标准的情况下,打造出的空间不仅实用,还能展现出人文气质,成为富有深厚美学底蕴的独特存在。
和合大厦
和合大厦
和合大厦
中装新网:您跟甲方沟通过程当中有些难忘的事情?您觉得你身上哪些特质打动了他们?
吴雨林:许多甲方与我都保持了十年以上的合作关系,从最初的客户逐渐发展成为挚友。不少人觉得我身上有着儒雅的文人气质,这种气质自带亲和力,而且我做事认真负责,在设计方面想法丰富。在与甲方沟通时,我能够迅速、精准地抓住客户需求的关键所在。很多时候,甲方就如同去看病的患者,可能无法详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需求,而设计师则要像医生一样,深入了解客户面临的问题,也就是项目的需求点、难点和重点,这样才能针对性地提出具有策略性的设计解决方案。
中装新网:您如何看待设计和文化的关系?您的设计会反映出当下流行的产品趋势及文化内容吗?
吴雨林:文化是设计的源头,而设计则是展现文化的载体。在我的设计作品中,通常会考虑文化因素。这其中涵盖对在地文化,也就是地域文化脉络的梳理,对历史人文维度脉络的整理,以及对业主自身特色文化,像企业文化、产品文化等的考量 。
和合大厦
和合大厦
和合大厦
中装新网:您在设计上取得目前的成就主要是基于哪些因素?有什么心得可以与大家分享?
吴雨林:我认为一切都源于热爱与坚持。设计与纯艺术不同,它并非能仅凭个人内心想法进行一厢情愿的自我表达,而是一件综合性的跨学科事务。设计切实考验着设计师的综合素养与统筹能力,所以,很多时候,只有设计师不断提升自我,才有可能将每一个项目都服务到位 。
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以及有效运用 AI 时代的各类科技手段。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
获奖情况
2012上海国际建筑及室内设计节金外滩最佳休闲空间奖
2012中国建筑艺术“青年设计师奖”
2012浙江省优秀装饰设计工程奖
2012年度获中装协中国2011-2012年度室内设计百强人物
2013年度获得中装协中国2012-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设计师(酒店设计类)
2015年度获得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赛金创意奖文化办公空间设计奖
2016年获祝融奖照明设计大赛酒店单项一等奖
2016年获浙江省优秀建筑装饰设计奖
2016年获浙江省优秀住宅设计奖
2016年中国国际软装设计大赛龙承奖
2017年获金堂奖优秀奖
2017获浙江省和美奖入围奖
2017获浙江省杰出创意设计师称号
2018年获金外滩奖最佳公共空间奖
2018年红鼎奖公共医疗类银奖
2018年全国照明设计祝融奖佳作奖
2018年亚太设计师大赛会所类金奖
2018年亚太设计师大赛年度人物
2018年中国年度设计大会暨金鹰奖获“年度青年设计专家”
2018年中国年度设计品牌人物
作品入选
《CIID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优秀作品集》《中国创意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国建筑艺术青年设计师》《别墅风格大观》《钱塘设计风》《家饰》《中国室内》 以及多家设计媒体公众号转载。
-
王耀:满足客户的客户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装饰设计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作为设计院的领导,如何引导职场新人快速适应岗位
- 张展翼:平衡设计中的逻辑和非逻辑
- 刘亚滨:青春一路狂飙
- 设计师高媛:没有完美的设计,都有不同的遗憾
- 优秀指导老师专访 | 从选手到导师 周梦琪的“中装杯”之路
- 中装新网专访 | 蒋燕微:用热爱,谱写设计的每个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设计未来也许更多是经验和软件的结合
- 鴻樣设计郑惠心:创造多方共赢的互动空间
- 南通装饰设计院秦岭:成功的设计创意是实现得了的!
- 蒋缪奕:豪宅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
什么是设计师的成本与价值
近日,《你个设计师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讲了一个故事,表达了大众对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