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设计者应该多吃“国学”母乳
许多中国的设计者对于国外建筑如数家珍,而对于中式建筑的渊源和其中奥义却知之甚少。中国建筑设计理念,不能从根上断掉。对于一些新中式设计认为新中式要想发展需要全面颠覆的说法,显然有失偏颇。而从现实中看,恰恰汲取了传统文化的建筑,仿佛有一位导师指导一样,少走了许多弯路,避免设计“死胡同”。
从中式古典文化中不难看出,人们重本质,轻表象,且有据可循。对于美的中式建筑外表美很容易掩盖其中设计相地立意之道,人们多会表现出“素以为绚”一类的感慨,就是赞叹美丽、好看云云,而这些是设计者不看重的外表,如何变成美得、好看的才是设计者关心的。
殊不知设计者在建筑作品美丽的外表下,蕴藏着一个被设计师赋予的建筑之魂,当然,它首先是以人为本,本着自然之道来体现的,同时融入新科技、新元素。这也就是以“包豪斯”为代表在西方的新现代建筑所体现的精髓。东、西方设计心照不宣,又不约而同的达到了建筑设计上的共识,但其具体操作仍旧中、西分明。
中华文化必须传承,这才是新中式设计者的归宿。这是传承下来的新中式设计者的“后素”。当人们看到娇艳欲滴的外表、美丽玄幻的形象,是否也会感慨“素以为绚”。但在古圣先贤眼里只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绘事后素”,这里玄机莫可名状。借以设计行业中的新中式来阐释,就应该理解为设计空间架构、功能实现、和室内分布等凝铸设计者神魂之处为“后素”,而饰面铺装和最外层的铺装则可理解为“绚”。新中式应当以空间定义、功能实现、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设计根本。在回到“绘事后素”上,也就好理解,就是注重素事在先。素事在古代绘画分工中作为重要环节,都是由有经验的老师来进行。素色勾出外形之后再由绘工布色,这些按照老师提前“后素”勾勒出线条结构布色的画卷,才能入木三分的表现出生动的图画效果。素是一种规矩一种礼仪,这里引申为新中式设计应当始终遵照的中式建筑的神魂与傲骨。新中式设计看似轻描淡写的布色就能给人带来深渊意境、冲逸视觉,其背后有着丰富的中式建筑文化底蕴,这也是作为设计者不断成长的营养。对于中式装修设计的深谙和融会贯通,才能将其挥洒自如的在建筑画卷上描绘出一幅写意的水墨丹青。因此在新中式创作道路上需要寻根究源。而中式古典建筑文化正是新中式的渊薮,演化出无限变化。
因此,才能设计出实用性高、让人感觉怡人的室内空间。脱离了中式建筑文化的“根”和建筑以人为本的实用性,一切都不成立。而功能的实现是设计者赋予的。因此,又回到了设计者这里。归根到底,在建筑设计时特别要注意设计的开发。回到主题,不难看出新中式设计,应当以人为本,实现功能,自然笔触下,融入文化,才能做到新中式的博古通今、与时俱进,最终设计、建筑都是要服务于人的。
紫檀会馆新中式风格展厅:
清逸俊朗的笔触,在展厅中不仅凸显了新中式对于具象的室内构架还原,和理念的写意氛围改造,更体验到新中式中给人带来舒适简单的温馨效果,将中式刻画得入木三分,而表面上一笔带过轻描淡写,用笔何其高妙。
展厅中保留了中式设计精髓,仙风道骨的感觉油然而生,同样以简单朴素的笔触建筑没有了过多的装饰而文化却得到了彰显,也突出主题空间的功能性。四合茗苑主创团队认为“以素色的严谨勾勒,取代繁冗雕饰,让建筑装饰抛开繁雕冗画的装修桎梏,才能更好体现中式主题让观者轻松接受。良好的中式全在设计构图中布入魂魄与精髓,解放了装饰的布色,给人整体隽秀清爽的外表,根本上消除了古典中式的沉闷与压抑。
在中式元素中注重水元素的运用。以水渠、汀步描绘出的南方小镇设计架构及为本案的“后素”(精髓),而粉墙、青砖、绿竹都是“素以为绚”的绚烂外表,设计师设计的应是装修的魂魄、建筑的骨骼,而非舍本求末的简单模拟。
结语:
新中式以一种包容的精神将新科技、新元素重新注入凝炼的中式笔触淬炼简洁、明丽而精致、清隽的装饰外表,却蕴含丰富的中式装修文化在其中,让现代人易于接受,尤其是年轻一代,中式建筑的继承和发扬在设计者肩上责任重大。这需要设计师将古今中外的精品元素融会贯通。与时俱进的新中式不仅可易于人们接受,也续写着瑰丽城市建筑装饰的锦绣篇章,这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式建筑设计文化有益处,因而我们还会不断努力。四合茗苑设计师总监刘中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