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 人物报道 > 正文
取半舍满 从容之道
来源:《工艺美术》    时间:2014-09-04 15:31:14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吕永中,发表于《工艺美术》2007年1月刊的文章《取半舍满 从容之道》。

  生活是一种隐藏无限禅机的东西。

  衣、食、住、行活动在超越生存功能之后,成为个体对生活的表达。单纯物质享乐最终将转变为对生存意义的理性回归,财富增长并不能掩盖精神的匮乏。

  来自全球化地球村信息时代的冲击,你已无处可逃。西方发达国家的道德标准及生活模式已渗透到每一个国家,中国本土设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工艺存在着诸多被淘汰的危机。紧跟国际化潮流进而成为发达国家设计和艺术的复制品,还是在抵触的情绪中重复拷贝老祖宗的“精华”,中国设计再次面临选择的境遇。

  大都市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下四处蔓延的高楼,飞速延伸的道路,已经没有香火繁盛的寺庙、炊烟袅袅的乡村这些儿时记忆。我们远离了这样的场景和韵味,喧嚣嘈杂的城市有如夜总会,无秩序争斗的建筑,宫殿般豪华的装修,满眼充斥的商业广告,风驰电掣的汽车,繁华的背后,只有忙碌的工作、发条似的机械生活,内心世界却趋于平板,文化日益趋于通俗平庸。设计亦如是,多的是财富的工具,却少了些蕴含其中的情感,缺少一点责任,偏离了有意义的设计方向。

  设计是一种文化载体,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东方设计应更多反映东方人的性格,设计本身不仅赋予使用功能,更表达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设计成为某一文化系统的隐喻或符号。形式背后包含着是某种责任感,只追求技巧及表面风格容易昙花一现。如何构建现代中国新的设计价值观及设计哲学,摆在所有中国设计师的面前。

  “以木为聪 取半舍满”是半木家居的设计哲学。

  为了向前走,有必要先往后看,几千年的灿烂文明留给我们无尽的源泉。自古以来,中国人以内敛平和的心境为美德,以天人合一为指导思想。“琴棋书画”的文人气质正是现代物质高度发达社会的精神补充。半木用简单明确的形式来承载固定我们久已陌生的中国韵味,“取半舍满”乃是一种心境、一种态度。

  东方人的思维与智慧之处应是对整体把握和对细微之处领悟的结合,给予人单纯简约的形式的背后是更大的想象空间,正如中国国画的“意境”般思维,若隐若现般的朦胧美感,似与不似之间的模糊,点到为止的空灵,比西方现代功能主义有了更多的精神内涵。老子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超越形态的描摹,融汇贯通,以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方禅意。

  几何形式是充满哲学意味的形式,归于本源、充满冥想,具有建筑般的性格。中国传统体现了东方和谐圆满、内敛正直的哲学,也并不缺少灵动的闪光,这正是区别于日本的静思,是充满人性的智慧灵动,需要去感悟、去聆听,去生活、去体验,从中发掘传统意味,避免所谓“中国符号”的困扰及太过潮流的追求。

  人类自从伐木建屋至今,木材首先是在结构上的运用,从抵抗地心引力、支撑人体延展到生活用品的方方面面,中国木结构建造由一种技艺沉淀演化成一种木结构文化,尤其是榫卯结构,种类繁多,形式巧妙,有着深厚内涵。提取合理结构中蕴藏的美学,用严谨的逻辑关系去演绎。

  “纂书”系列家具中尝试用纂书笔意入具,抑扬顿挫,起笔、运笔、收笔、一气呵成,空灵中的质朴呈现中式家具的影子;“行走”家具系列,试用构成的方法演绎传统结构,挺拔线条与优美的木纹传达刚柔相济的一面,同时表现出其沉静气质。

  设计作为艺术创作方式存在,作品成为一面镜子,体现时代地域特质,同时映射作者的性格、心境与技巧。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化、各种风格并存的年代,没有统一的标准或现成的模式,立足世界发展眼光,思考什么是现代的,什么是东方的。设计需要“哲学”上的思考,务实态度,不人云亦云,紧跟潮流。

  设计是性格的影子,修炼是设计之师。

  ——吕永中,发表于《工艺美术》2007年1月刊

关键词: 吕永中
分享到:
[责任编辑:丁艳艳]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6 手机:1580136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