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勇
砸了金饭碗
2007年底,郭瑞勇离开他教了20多年书的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到了一家建筑装饰企业,组建了北京丽贝亚集团公司环境艺术设计院。这一身份的转换在许多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大学教师可是个金饭碗啊!“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希望专心做一件更能发挥自己能力的事。”
郭瑞勇在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任主任的时候,同时有一个设计工作室,这种形式在目前的很多大学很普遍,很多教设计的老师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参与社会实践,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促进教学发展的好事。但是专职教师把精力同时分配给教育和社会实践,用郭瑞勇的话说感觉特别累,“因为这种形式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建立起一种良性的管理机制,教师无法顺畅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而且当这个天枰倾斜到利益一边时,我们的教育就会误人子弟。在欧美和日本有很多设计大师,他们既作设计,又受聘于一些大学,那是因为他们早已建立起了一种机制。”
鉴于以上原因,当时45岁的郭瑞勇决定放弃让人觉得无比神圣的大学教师,专心去干一件事,做在学校里不能顺畅做的事情——设计。2007年底,郭瑞勇进入丽贝亚集团公司,建立了该公司的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任院长一职。
“自己把那个金饭碗砸了。”说起此事,郭瑞勇也是淡淡地一笑,“放弃一件事情而去做另外一件事情的意义在于,后者能让我通过建设一个设计团队而实现我在设计上的很多理想。”
不久前,郭瑞勇原来所在的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希望他能为学校教授实践类课程,他欣然应允。此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起一种良性的机制,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起一座平台,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学到企业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企业又可以提前选择后备设计力量,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这真是一个双赢的做法,他希望尽快实现。
项目图片一
它契合我的想法
建筑装饰行业在中国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迅速发展为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位置的新兴的独立产业,这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所产生的巨大的建筑市场;中国的建筑师因为《建筑标准》的滞后而不作所谓的室内设计,而业主需要重新邀请室内设计师进行室内的二次设计;同样受制于《建筑标准》,中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不做也不会室内装修工程(说的不是现在的建筑企业,而是以前)。
以上原因并不全面,但是确让一些敢于吃螃蟹的人涉足了建筑装饰领域,并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今天如此规模的产业。
在没有这样一个规模的行业产生之前,建筑装饰还仅限于在柱粱上画画图案、墙面装饰一些壁画等,就像我们建国初期的十大建筑,建筑装饰前辈主要是为建筑作一些图案设计。而今天室内设计已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特征,随着建设行业的勃勃生机,建筑装饰行业同样还会快速发展。
“但是,中国的室内设计在理论研究上严重滞后,基本在借鉴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理论,而学术性的欠缺致使我们在室内设计方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当这个行业的理论足以支持和帮助行业发展的时候,其实室内设计的路程才刚刚开始。”郭瑞勇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看到近些年和建筑装饰行业的热闹形成反差的是对设计理论研究的漠视。
2007年之前,郭瑞勇在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有一个设计工作室,但无论如何,他总是感觉有局限,不能完成他更多的想法,“以个人为支点的工作室实现不了从理论研究到设计再到施工的完整过程。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他们的研究与探索,之所以到丽贝亚集团公司,看中的是这个企业对于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有着执著追求的精神,它想做的是大型企业,集设计研发、生产加工、施工于一体的大型建筑装饰系统,这正锲合我的想法”。
[page]
项目图片二
设计师应该做什么
现在的确很少有人或者组织探讨室内设计的理论,大家似乎在这个行业繁荣的季节一心只顾埋头拉车,接到的项目越多,产值越大,就越证明这个设计的价值,至于技术、学术研究仍在照搬国外或无暇顾及。
室内设计学术性的欠缺也反应了人们对该行业的一种误解:室内设计很简单,就是把房子装修得漂亮一些,让眼睛愉悦。学工业设计专业的郭瑞勇反对这种片面看法,他认为室内设计和工业设计是一样的,设计理论应该是一脉相承。“工业设计以人(大众的人)为本,通过工业化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产品,工业产品的个性化是通过人们个性化的选择而体现的。而室内设计的个性化也类似这个道理,比如一家酒店的设计,同样是以人(大众的人)为本,通过业主和设计师的个性化设计而表现出来,对于消费者来说,他能够表达的是喜欢或者不喜欢。这里我们说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大众的人,室内设计是为人们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或工作方式,而不仅仅只是建筑的装饰而已,所以我认为‘建筑装饰’这个词并不准确。”很多公共建筑的室内设计要体现的是人们共性的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如果设计师永远热衷于追求自己的个性,往往就会不符合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初衷。”满足人们对于室内功能的需求是室内设计的基础,为此郭瑞勇常和同行探讨:设计师到底应该做什么?
室内设计市场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全市场化了,室内设计师在市场的主导下,很多人作的是个性的表现,他们认为如果自己的作品没有了差异化,自己还能有市场识别性吗?差异化表现在哪里?设计权利的误用——设计就是要奢华、要风格,甚至就是花哨。
“造成这样一个局面,就不能不说中国的设计教育。中国的室内设计教育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几乎所有的室内设计专业都在照搬某某老大哥学校的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是建筑装饰设计师,而非室内设计师。室内设计不应该叫做室内装饰或建筑装饰,设计师不是装饰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在为人创造一种工作方式或者生活方式。”郭瑞勇认为室内设计涉及到人的行为和人的心理,室内设计的理念和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是一致的,“设计师所创造的空间是为人提供服务的,而不是人为空间服务,人在这种空间是对一种高尚的工作或生活方式的追求,体现在室内设计中各种技术的运用、人机工学理论、人类行为学、环境保护技术、美学等方面。往往很多设计师会忽略人在空间中的流动性,只是把精力放在对室内六个面的装饰上。”具有科学性的设计才是现代的室内设计师应该做的。
颐和园会所
[page]
回到设计的起点
所喜的是,近几年的室内设计越来越强调设计为人服务的理念了,郭瑞勇说这样的趋势让人看到了希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室内设计的发展,“如果这个行业还在走老路,那真是悲哀。未来的城市化需要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少不了室内设计行业,而所有的分支系统都能有机地集成,这个系统真正以人为本才可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系统。”
当更多的室内设计还停留在把空间做得个性化的时候,丽贝亚集团公司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将在2010年研究建筑的室内系统,并建立起完善的设计管理体系。如果抛去技术层面,其他层面上是否还存在系统?这些系统能不能完善为规范?这可能是今后郭瑞勇和同事要做的重点。
对此,郭瑞勇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地铁内的盲道设计,经过盲道进入车厢的盲人能够坐到为其提供的专用座位上,而下车车厢停靠的位置也正好连接着盲道。整个地铁线的盲道是一个系统,通过这样的系统,盲人的无障碍乘坐才成为可能”。郭瑞勇举例的系统设计就是为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我们的室内设计还处于初级的状态,设计师把重点放在了个性化的表现上了,而没有放在整个空间系统上。”
真正的设计是什么?“为人提供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郭瑞勇一再强调,“设计让盲人进入地铁站知道如何便利地行走和就座,这些是科学的东西,它其实就是工业设计的理念。”
无论用华丽的或者朴素的手段表现设计,郭瑞勇说都没有问题,但目前的中国更多的室内设计师没有把设计的定位放在最根本的方面,而是在做表象。郭瑞勇说:“我们为什么在企业里要做设计研究院?设计研究院不单是为了承接设计项目,它还要成为研究设计理论的机构,同时也是培育具有新设计理念人才的学校,让后来者知道,我们的设计是基于最根本的设计初衷而作。”
郭瑞勇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定要让设计回到设计的起点。设计的起点是当初人们创造的初衷,现在的很多设计忽略了功能,反而把形式无限放大,以博瞩目。
颐和园宾馆
系统论
就在郭瑞勇进入丽贝亚集团公司的2007年底,该公司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成立,它从企业的一个室内设计部门发展而来,郭瑞勇说希望它成为一个设计与研究的平台,并且要把它做大,做大是为了能影响其他设计力量,来改变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能否有改变现状的能量,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了这样的愿望。“藉此,我们也希望吸收志同道合的人,一并前行;藉此,还可以培养懂得设计的设计师,也许未来他们可以影响到社会。”
这两年,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在给业主提供设计产品的时候,也在谈概念:我们提供的不只是表象的东西,我们这么做有原因,有科学性。又由于和日本设计力量合作的渊源,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也从合作中看到了许多该学习的方面:绝对以功能为主,绝不浪费资源,绝对环保。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正在和日本的JATC(日本一家生产设计事务所)合作,研究实践标准化的设计、配套施工系统,设计、施工在此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在某种类型建筑的装修上,越标准化越好,这是必然趋势。”标准化的装修能起到节约材料、保护环境等作用,并且它和建筑设计也是相辅相成,形成一个链条上的两个相扣的环节。
但是,如果按照标准化来作室内设计,这种设计势必容易被他人拷贝,在市场主导的今天,创造了标准化的设计院在竞争力上是否还会有优势?郭瑞勇说,拷贝难免,但当企业做大了的时候,它的核心竞争力是别的企业无法复制的。假如有同行对这种系统也有兴趣,可以加盟。所以标准化的系统研究今后将是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努力的方向,它也将成为一个独立的设计机构,它的发展方向是成为功能第一的产业链条的统筹者,它也将成为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平台,让有抱负的人实现理想。
似乎看到了一个宏图,但郭瑞勇对室内设计的现状还是担忧,“行业现状是建筑师做了一个壳,室内设计师往壳上贴了一层皮,这样极其浪费资源。好不好用应该是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永远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应该是室内设计评判的首要标准。豪华与否,风格与否,都不再是首要的。不管一个设计给人的感觉是多漂亮,不要忘记设计的根本。中国的建筑装饰轰轰烈烈搞了30年,走过这些发展之路的人,或者正在路上走的人,我们都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问一下自己: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我们到底有哪些问题?我们到底如何破解这些问题?这个行业已经到一个需要反省的时候了。我本人的想法就是希望我们的设计回到设计的起点。”郭瑞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