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如人,人如设计。接触过曾秋荣,你就会明白那些纯净、简约的设计作品为何会出自他之手。这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并对自然饱含敬重的设计师。与大多数体现东方文化的设计不同,曾秋荣强调用一种完全现代的、几何化的、国际化的语言去阐述和传达空间精神。摒弃对形式的追求、去繁除芜,用极简的界面来实现自然与空间的融合。

理念
表面上我是把大自然搬到建筑里去,但实际上,这是为了让建筑融入关怀。自古以来,人就依附于大自然生存,并且不断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在当下这个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也愈加强烈。我们的设计是一个“解渴”的过程,不仅可以缓解人与自然的疏离感,同时也能满足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物理需求、精神需求。
灵感
灵感并不重要。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凭借的是扎实的知识沉淀和专业素养,这个“专业素养”包含了设计师的视野、审美、人生阅历等多个方面。有了这些“根基”做保障,才能长期保持设计品质的稳定。神来之笔的灵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作品
我是一个简单并喜欢简单的人,我做的设计也是这样。设计也是在解决问题,能用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最好的,简单是最高层次的复杂。我希望通过简单、好用的空间作品去引导人们关注内在自省的、纯粹的东西。
1993年毕业于汕头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后进修于清华大学建筑工程与设计高研班,并获得法国国立工艺美术学院(CNAM)硕士学位。1999年创建广州华地组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执行董事、总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一直以简约的手法诠释空间并赋予其灵魂,致力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突破,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实践目标。

2014年 第十七届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文化、展览组别金奖

2012年 CBDA“全国有成就资深室内建筑师”

2010年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1989-2009杰出设计师奖”(CIID)

2006年 第二届中国室内设计艺术观摩展“2006室内设计十大新锐人物奖”

2005年 现代装饰(国际)年度传媒奖“2004年年度优秀设计师”

2004年 “广州十大最具影响力室内设计师”、“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

(CIID)”、“全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CBDA)”

2003年 国际设计大赛金奖

2002年 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赛会所组别冠军奖

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上海万向大厦、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亨特道格拉斯办公楼、中信西关海、长沙东怡外国、广州博士俱乐部、广州荔湾文化艺术中心、恒弘北欧印象展厅、白轩画室、“回”展馆、“院”展馆

灵感对设计师不重要

“你的设计灵感从何而来?”关于灵感的问题,曾秋荣在几乎每一次采访中都会遇到。每到这时,他都会先认真地讲述他的灵感来源,“设计灵感可以来源于于任何方面:阅读、旅行、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关心、对历史文化的热爱等等,都可以产生灵感。甚至于,交流,也是获取设计灵感的一个途径。交流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位设计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方式……”

在礼貌地回答完采访者关于“来源”的问题之后,他话锋一转,开始阐述对“灵感”的另外一种解读。“外界也许觉得灵感非常重要,但搞设计的人如果光靠灵感,那么他的作品质量一定是不稳定的,有好灵感,作品就好,哪天灵感暂时‘堵车’了,作品质量就可能变得比较糟糕。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凭借的其实是扎实的知识沉淀和专业素养,这个‘专业素养’包含了设计师的视野、审美、人生阅历等多个方面。有了这些“根基”做保障,才能长期保持设计品质的稳定。”在他看来,神来之笔的灵感,只是锦上添花。

设计理念是怎样炼成的

记得有位女作家曾经说过,‘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可以受用一生’。我觉得,对设计师而言,也是这样的。” 曾秋荣的童年在农村度过,骑在水牛背上玩耍、躺在老屋天井的石板上数星星……成长一直伴随着自然元素的洗礼,因此对设计他始终秉持着一种朴素的情感,注重自然与室内空间相融合,着力实现环境与设计之间的对话。

曾秋荣自幼就很热爱美术,但因生活条件所限,他的逐梦之路并不平坦。他回忆道,“小时候经常会去家附近的瓦窑里玩耍,里面有很多烧制砖瓦用的普通泥土,我就把它们捏成各种造型,小鸡、小鸭、小汽车等等,晾晒之后,形象栩栩如生。泥土本身并没有生命,但我亲手把它们变成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这个过程,给我小小的心灵注入了大大的满足感。除此之外,那些废弃的瓦片也可以当作画笔,用来在白墙上画画。”在那个物质与精神资源严重匮乏的年代,泥塑、涂鸦不但充实了他的童年时光,也让艺术的种子在他心中悄悄萌芽。如今一晃二十余载过去了,“课堂”里的经历和牛背上的记忆不但从未远离,反而成为他设计理念最好的注脚。

让空间产生一种生长感

如曾秋荣所言,他非常重视将自然融入建筑。在他的作品里,“庭院”成为积极的内容,庭院的引入会予人一种清新的、诗歌般的冲动,通过阳光、鹅卵石、水体、竹子的巧妙运用来实现景观化渗透,并极有节制、技巧性地融入一些中国元素摆设,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去实现一种“中国式的诗意”。

“表面上,我是把大自然搬到建筑里去,但实际上,这是为了让建筑融入关怀。自古以来,人就依附于大自然生存,并且不断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在当下这个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也愈加强烈。我们的设计是一个“解渴”的过程,不仅可以缓解人与自然的疏离感,同时也能满足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物理需求、精神需求。”

除了“庭院”这一元素,曾秋荣对于“光线”的运用也是游刃有余,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光是世间万物表现自身和反映相互关系的先决条件,空间与光历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能获得完美结合。“光很重要,光是空间的色彩,缺乏光的变幻,空间便失去了生气,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如何引入光线,用光线为空间做设计,是他接触一个新项目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用现代手法演绎中国文化

曾秋荣非常热爱中国文化,谈起古诗词、三字经来头头是道。他对中国文化和道家精神的追求也同样反映在他的作品当中。

不过,跟大多数体现东方文化的设计所不同的是,曾秋荣始终在寻找一扇通往“看不见的中国形式语汇的无形中国”的门,他强调用一种完全现代的、几何化的、国际化的空间语言去阐述和传达。

“现代表现手法与中国文化并不冲突,而且中国文化中所强调的那种宁静致远的意境,在视觉上与现代的简约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少即是多”。他认为中国文化与空间设计的结合,不是要弄些符号化的东西来做假古董,搞个大屋顶、雕龙画凤,或铺陈中式家具之类的。“体现中国文化不等于堆砌中国元素,用尽可能少的元素去获取丰富的精神世界才是中国文化的内涵。”

等待那个“最满意”的作品

2015年,曾秋荣的室内设计生涯迈入了第二十三个年头,他完成的设计不胜枚举,其中更是有不少佳作在国内外各项大奖中拔得头筹,成为行业的典范。然而每当被问起“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个”时,他总是微笑着摇头,“设计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印象中,我的每一个作品都会留下遗憾,而且总希望上一个作品的遗憾,能在下一个作品中得到弥补,但即便设计上考虑得再周全、钻研得再透彻,项目复盘的时候也总觉得不是最完美的,还是能找到值得改进和优化的地方。”

在曾秋荣的观念里,设计者的创作,让甲方满意是容易的,可让自己满意则是困难的,设计创作简直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过程,根本没有顶峰一说。

也正是因为如此,迄今为止,他心目中最满意的作品,只能是下一个作品。为了在将来的某一天,真的能遇见自己倾慕已久的那个“最满意”,曾秋荣从未放慢过设计的脚步,始终怀揣着一颗对创作永远热忱的赤子之心。

如果不做设计师会去做什么

“那我去开店卖设计思维吧”曾秋荣笑着回答。“我选择的其实不是工作,而是生活,设计已经和我的生活融为一体”。

如果有时光机,让他回到二十三年前,他仍然会选择成为一名设计师。和许多刚毕业的懵懂少年不同,他当年并没有经历过职业选择的迷茫期。

“我也许是全班最不纠结的同学之一。” 曾秋荣回忆道,“在大家都在为忠于梦想还是迎合现实而摇摆不定的时候,对设计的热爱和执着,促使我遵从内心的想法,甚至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平行志愿均为空白,环艺专业是我的唯一选项。毕业之时非常自然而然地将爱好、专业、职业,三合为一。”

时至今日,谈起职业选择的心路历程,他仍是一脸坚定。从环艺学生到设计名家,曾秋荣认为,一个人的爱好,很容易成为他的强项,了解自己的强项,才能选准人生的职业方向;练好自己的强项,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作品

策划出品:中装新网专题策划:王悦颖编辑:王悦颖专题设计:丁丽丽专题制作:吉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