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和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相继发布了2017年工作要点,建筑业在改革的手忙脚乱中再次被注入了新的“镇定剂”,为发展方向也把握好的方向盘。今年,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将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和“强化政府监管”两个重点,着力构建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则重点抓好提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动重大科技创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务实推进智慧城建等工作。建筑业这一些列重点的划定,透露出了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哪些信息,未来建筑业要走向何方呢?
近日,住建部门发布了2017年建筑业重点,具体内容如下:
1.五大方面构建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2017年,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拓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成果,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和“强化政府监管”两个重点,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着力构建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强化质量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参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质量责任,特别是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全面实行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承诺、竣工后永久性标牌、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等制度。组织开展全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督促质量责任落实。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和信用惩戒。
健全质量监督机制。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抽查抽测力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强化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保障监督工作经费,开展对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情况的督查。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缓解监督力量不足问题。开展监理单位向政府报告质量监理情况的试点,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和评价体系,推进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督促各方主体健全质量管控机制。开展标准化示范活动,推行样板引路制度。制定并推广应用简洁、适用、易执行的岗位标准化手册,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夯实质量监管工作基础。加快修订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和检测机构资质等级标准,规范质量检测行为。继续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推进工程质量保险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工程质量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制度和责任体系。出台部门规章《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以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严防事故发生。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通报和查处督办,强化约谈制度,严格事故责任追究。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层级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监管工作。研究创新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开展部分地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和能力。
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继续推进覆盖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人员、起重机械、施工项目、施工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监管机构及人员等信息“六位一体”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出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建立完善建筑安全生产“黑名单”等制度,强化安全信用惩戒,提高安全诚信水平。
促进全行业安全意识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普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知识,全面提升建筑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2.提升勘察设计水平,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
提高建筑设计水平。组织宣贯新时期建筑方针,在相关媒体开设建筑设计专栏,引导建筑设计理念与方向。
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开展部分地区勘察设计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研究修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研究推进施工图审查制度和标准设计改革工作。
加大推动技术进步力度。出台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加快推动先进、适用新技术推广。继续推动BIM等信息技术应用,引导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制定绿色建筑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支持重点工程建设。
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主体责任,落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事故发生。
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制定质量安全现场施工标准化手册。组织标准化现场观摩,推动样板示范活动。
建立施工关键节点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施工安全条件审查工作,强化风险控制。
开展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针对新开工和事故多发城市开展监督检查,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3.加强工程抗震设防,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抗震设防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立法调研,深入开展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和抗震设施建设管理研究,做好相关制度研究和协调工作。
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建立减隔震装置质量检测制度,强化减隔震工程质量管理。完善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机制,研究公共建筑防灾避难功能建设对策措施。开展减隔震工程和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项检查。
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地震应急工作机制。规范各地应急响应报告流程和内容,完善震后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管理制度,开展有关技术培训,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加强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震后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专家队、全国市政公用设施抗震专项论证专家库,完善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工作机制,提升抗震防灾专业咨询能力。
细读发文不难发现此次要点的划定可谓是亮点颇多,主要呈现四方面。
1.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全面实行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承诺、竣工后永久性标牌、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等制度。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和信用惩戒。
2.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抽查抽测力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
3.继续推进覆盖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人员、起重机械、施工项目、施工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监管机构及人员等信息“六位一体”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
4.出台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加快推动先进、适用新技术推广。继续推动BIM等信息技术应用,引导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制定绿色建筑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支持重点工程建设。
从要点上看,未来建筑企业“信用”将成为赖以生存的标准,一个企业想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信用,这不仅解决的建筑业当今的乱状,更为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全方面的保障。
文中,住建部门再次提及到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近些年来一直是建筑业的大热门,更是承担着拯救中国建筑业的大任。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着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转型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上,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中国正在掀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篇章。在此基础之上,推动行业走上绿色、节能发展道路,已成为建筑业改革转型的题中之义。在此次的建筑业要点中,绿色建筑在次进入公众的视野,未来绿色建筑将在建筑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绿色建筑全面推广仍须打破瓶颈。
总体来看,全国各地都陆续出台了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财政政策、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文件,全国提出“低碳生态城”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到280余个。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统计,截至2016年9月,全国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达到4515个、累计建筑面积52317万平方米。但事实上,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仍显得较为缓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称,当前,绿色建筑从规模、数量和运行质量上,都与人民群众对住宅品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以2015年为例,当年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评价的项目总面积占城镇竣工项目总面积(包括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比例不足5%,获得运行标识的绿色建筑总面积占绿色建筑总面积的比例约5%。所以,与庞大的建筑体量相比,真正能称为“绿色建筑”的建筑可谓少之又少。
那么,目前绿色建筑发展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标准不高。虽然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全国总建筑面积中所占比重仍然很低。部分业主和施工企业对绿色建筑标识的追捧,多缘于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追求,自主而系统实施全生命周期绿色建造的投资商、建造商并不多见。
二是导向性不强。行业现有的评价认证体系并不是建立在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基础之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只是推荐性技术标准,而非强制性技术标准。而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出台的激励政策主要也集中在建设、交付阶段,导致企业实施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的主动性不强。从现状来看,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几个省市将绿色建筑作为强制性标准来推广,这一方面导致开发商对“绿色建筑”不热衷,使“绿色建筑”局限在装修和设备的使用上,另一方面也导致多数“绿色建筑”在后期运营阶段完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体系不完善。在规划设计阶段,未出台强制性国家技术标准,导致绿色规划和新能源技术发展水平不高;在施工阶段,装配式建筑发展虽然如火如荼,但系统性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政策仍然缺位;在运维阶段,建筑能耗的考核标准模糊;在建筑拆除阶段,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仍待提高。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对于行业的整体改革和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目标和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于执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导依然是主旋律,企业应抓住绿色建筑发展由公共建筑向商业住宅扩散、由重点地区向全国扩散、由新建建筑向既有建筑扩散、由绿色技术应用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扩散的机遇,立足实际,制定相关战略,构建发展新动能。
运营模式:PPP仍旧是基建助推利器
自2013年推动新一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改革以来,PPP模式在全国得到了迅速发展。2015年被称为“PPP元年”,2016年被称为“PPP落地年”。去年,中央发政策、地方推项目、社会资本接订单,各领域频频发力,PPP在2015年取得的成绩之上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已收录PPP项目10685个,总投资12.7万亿元,项目涉及能源、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综合开发、政府基础设施等19个行业。
近期,国家发改委密集发布各领域“十三五”规划,多部规划中提到以PPP模式促进发展,其有望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抓手。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PPP项目已经超过15万亿元,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刷新当中,对于传统项目僧多粥少的局面,PPP项目的出现无疑给建筑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下,PPP将成为撬动财政的支点。2017年,被业内预测为“PPP业绩年”,PPP项目将迎来落地高峰期,在带动基建投资上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随着PPP领域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和实务操作经验的积累,PPP项目审批将会进一步加快、项目落地速度将会进一步提升、实际落地项目领域将会进一步拓宽、项目合作模式和回报机制也会更为合理。从发改委、财政部2016年推介项目发展趋势来看,2017年PPP项目预计批复规模或在5万亿元以上。新一年,万亿蓝海有望成为建筑企业角逐的战场。
但就目前而言,建筑市场分化的大趋势已经十分清晰,建筑企业能否有机会以PPP模式参与公路、铁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出现明显分化。央企、国企由于自身融资能力较强、资源整合能力较强,加之与地方政府长期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已成为PPP项目的主力军。不少实力强劲的民营企业也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但多数中小企业因为融资能力较弱、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已然落后。
PPP模式下的投资项目盛宴已经来临,建筑业中小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分得PPP的一杯羹,还需进行战略调整。
发展方式:装配式建筑将势不可挡
2016年,对于建筑业工业化发展来说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年。装配式建筑作为行业迈向工业化的一大转折,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因此不断迎来政策东风,国家层面及全国各地均设定了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发展目标,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去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建筑产业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0%;到2025年,比例达到50%以上。随后,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建。
12月26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其中提到,要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向前发展,确保实现“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目标任务。
装配式建筑有利于全面提升建筑业生产效率、减少建筑垃圾排放和污染、解决现场施工质量通病,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同时,装配式建筑也是我国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
2017年元旦一过,不少省市紧接出台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政策。继1月4日北京市发布相关文件之后,短短一周内,湖北省、江西省、山东省等省市相继发布相关文件。从各地文件来看,2017年各地预计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有很大提高,政策优惠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装配式建筑在2017年可能迎来大爆发,施工企业应抓住市场机遇,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尽早进入并打开市场。
未来版图:受益“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孕育新机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3 年多来,已经有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 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 500 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随着国内总体投资增速放缓,拓展国外市场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带一路”政策正好为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发展机遇。据悉,其沿线60多个国家相当一部分正面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其相关投资也主要投向了电力工程、交通运输、房地产、石油化工、通信工程等领域,这对我国建筑企业而言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丝路基金、亚投行、中信保等多个机构也为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相应的保障。
去年1—10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新签合同额16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1.1%;企业在“一带一路”的61个国家新签合同额843.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
今年“一带一路”政策的红利将进一步显现。5 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办,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中国建筑企业应把握此次机遇,创造新的辉煌。同时,海外基建工程订单的爆发也将推动工程设备行业同步发展,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知名工程设备企业的海外步伐或将进一步加快,海外版图也将进一步扩大。
技术手段:“互联网+”让信息化照亮建筑业
建筑业信息化是行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对建筑业绿色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中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是大部分企业处在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趋势很明显。因此,目前来说,建筑产业互联网行动已刻不容缓,建筑行业企业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升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面向市场发展。
2016年9月,住建部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旨在增强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能力,优化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一体化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及具有关键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业信息技术企业。随后,广西、沈阳、黑龙江、云南、浙江、天津、济南、江苏、徐州、湖南、山东等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推广信息化的指导意见。此政策的颁布将加速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的进程。
BIM是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一大手段之一。作为工程行业最核心的大数据技术,BIM能真正解决复杂工程的大数据创建、管理和共享应用等问题,在数据、技术和协同管理三大层面,提供了革命性项目管理手段。在BIM技术的支撑下,企业集团可以实现集约化采购、资金、周材和人员的调配计划,精准控制企业运营,大幅提升企业利润和运营规模,实现施工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前不久,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中国经济成果单,2017年一季度,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34189亿元,同比增长10.8%,继两年缓慢增长后,增速再次“破十”。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7.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5%。从新开工项目情况看,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2015亿元,同比下降6.5%。看到这个成绩很多人都觉得可喜可贺,但小编觉得数据并不能说明建筑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在高兴的同时,作为建筑人也要不断的去想方设法为建筑业的未来思考。这样我国的建筑业才能越来越健康,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
Copyright © 2012 www.cbda.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28号院诺德中心3号楼1508-1510 邮编:100070
联系电话:010-88114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