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占地6200多亩、总投资300亿的横店圆明新园(一期)在争议声中如期开门迎客。因仿建圆明园备受关注的圆明新园,从提出到如今一期建成,7年时间内,围绕其“是否劳民伤财”“土地审批是否违规”“与圆明园遗址侵权之争”等争论,从未停止。
消息说:除了力求神似、力求建成精品外,投资者会有意识地添加一些更加符合当代参观者的视听和观赏项目。横店圆明新园究竟打算给游客看些什么?对于传统建筑的1:1再现,意义何在?
2015年5月第7期
5月10日,浙江横店耗资300亿打造的万花园(春苑)如期绽放。横店万花园,按1∶1的比例恢复了北京圆明园95%的建筑群,总占地6200多亩,分100个园区,由春苑、夏苑、秋苑、冬苑四个板块组成。
此次率先开放的“春苑”是万花园中面积最大的,拥有45个相对独立的园区,建筑形式上既有皇家建筑、官家建筑,也包含了商家建筑和民间建筑,还包括一个人工湖——“福海”。
在10日的启幕盛典上,台湾收藏家林嘉玮向圆明新园捐赠了3件圆明园流失文物:抱月瓶、香炉、方觥。据介绍,整个万花园将在2016年全部落成,园方称将多方收集散落民间的文物和艺术品,以仿制、购买、受捐等方式尽力“还原”圆明园的内部设施。
从提出建造到如今开业,围绕其“是否劳民伤财”、“是否侵权北京圆明园遗址”等质疑,一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对此,投资人徐文荣在媒体见面会上回应称,建设圆明新园是他“此生最后一个夙愿”。建设获得有关部门的立项许可,相关土地审批手续已全部完备,所有手续合法。圆明新园也是在国家正式注册的。“侵的什么权?一个是北京圆明园,一个是横店的圆明新园。”
据横店圆明新园测算,该园区预计开业经过5年经营,年游客量可达4000万至5000万人次,门票预计年收入40亿到50亿元。经过10年经营后,年游客量可达8000万至1亿人次,门票收入预计可达100亿元,影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可带动10万余人就业。
投资方打出“圆明新园”的招牌,注定了所建的这所新园和圆明园有了“割不断”但不一定“理还乱”的关系。
如果新建的只是一个大型的主题公园或者游乐场,只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那你想给游客听什么看什么都不存在问题。
可问题是,毕竟投资方冠以圆明“新”园的招牌,注定了要让人问一句能给游客带来什么?这块“圆明新园”的招牌,既能瞬间吸引游客的眼球,也能让人产生难以平复的沉重、沧桑、屈辱、遗憾等等难以言表的心理冲击,甚至可能在某个事件某个细节上上升为一种民族情绪、民族精神的发泄与标志。
这样一来,就不是投资者在“圆明新园”中想给游客听什么看什么就能随心所欲的了。徐文荣说,建造圆明新园最宏大的意义就是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弘扬和民族智慧的传承。不仅是为了努力重现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经典,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向年轻一代普及圆明园的相关知识行业过往历史,让现在的孩子们认识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让各国朋友见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这个基础上让人们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化悲痛为对和平的向往。
“更加符合当代参观者的视听和观赏项目”究竟会是一些什么样的项目,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我们有必要睁大眼睛,别让投资者只为了单纯的经济效益而违背了重建圆明园的初衷。
众所周知,有“万园之园”称号的北京圆明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集中外建筑于一体,聚国家宝藏于一处。现在,立于圆明园遗址的断壁残垣,依旧令人触目惊心。位于东阳横店的“圆明新园”,有何意义?
如果仅仅是用于商业用途建,何必如此花费巨额人力物力财力。300亿,单纯用于商业投资的话,它的投资回报率又能有多少呢?当然,新版圆明园既可以用于影视行业,也可以服务于旅游行业,服务行业等一系列的下游产业。以“圆明新园”为辐射点,扩大当地知名度,影响力,带动起经济,犹如蝴蝶效应一般。可是,蝴蝶只需要轻轻的扇动一下翅膀,便可引来一场台风。当地的这只300亿元的“蝴蝶”,也太重了些吧。
如果是为了保留传统文化,建筑仿古建筑,单纯有外壳也不堪重任。圆明园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珍宝和历史典籍文物。保留传统文化,不是建筑好“外壳”就行了的。如若不成,反而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窘境,不由得让人想到层出不穷的山寨建筑。这折射出国人文化层面的焦灼性,空有其表,不得其法,呼啦啦仿制就完事了。同时,没有创新精神,只有拿来主义,也是不行的。
建筑,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是建立在经济繁荣,稳定昌盛的基础之上的。有影响力的建筑,是高度的产业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结晶,反应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对于横店的“圆明新园”,其建筑的意义,很可惜,并没有特别深远的展现。
著名作家韩少功说,真正的文化是创造性的,原创性的。中国作为文化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在建筑史上也曾经写下辉煌的篇章,北京的四合院、苏州的园林、陕北的窑洞等经典之作不胜枚举,连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宿舍楼的设计灵感也是源自福建的客家土楼。
但是,近年来,无论是照搬西方的建筑成品,还是复建中国的传统古建,山寨建筑横行,原创性的优秀建筑鲜少出现。横亘在建筑创新与设计之上的是急功近利的建设速度,是过渡的眼球效益,是生搬硬套的传统符号。一味追求规模化、地标性的建筑,纵然会带来急速的眼球和关注,但是,从建筑本身出发,缺乏原创与内在文化内涵的建筑,只剩下一个供人拍照的孤寂空壳,情感与文化的诉求落空,很难有长久的传承与建筑价值。
建筑家程泰宁曾表示,欧陆风格不是我们的文化符号,山寨也不可能让建筑具有时代特性。如其所言,中国的建筑设计应该立足本土,进行跨文化的对话,要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语境下解读传统,从建筑本体出发解读西方现代建筑,探索现代和中国的契合点,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
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好建筑?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表示,“是要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环境,以及人文因素和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和提升,做到既传统又现代。”
基于现状,住建部市场监管司副司长熊士泊也表示,住建部下一步有关工作重点是优化建筑设计市场环境,重视评审建筑方案的文化创意内涵;注重培养建筑设计创新型人才,建立健全相关法制体系;树立建筑设计企业的创新主体意识,强化建筑设计的精品意识和人文意识,注重融合地域文化特质,挖掘建筑文化内涵。
以文化自觉引领建筑创新,已成为建筑领域的共识。建筑设计的未来,需要建筑师自觉自信,在跨文化、全球化对话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现代建筑的自我创新。既要传承中国传统优秀建筑文化和精神因子,也要多向西方多元化的建筑流派学习。传统不等于中国,撒旦不等于西方。我们的目标是,在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着力寻找中国文化精神,洋为中用,探索传承与现代的契合,力求在建筑创作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目前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同质化、西方化,成为中国建筑创新的主要思想障碍。改观这一局面,既需要中国建筑师的自觉、自信,更需要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和媒体的关注与反思。基于利益之上的仿制,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在未来,希望能少一些山寨与复制,多一些独立而有文化内涵的创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