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3月23日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新加坡,一城即一国,21世纪城市的典范。李光耀的治城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新加坡建国之初,城市环境和公民素质不佳,各种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而新加坡在城建方面最重要的经验是规划,早在建国初期,就制定了百年规划。
当年的新加坡跟现在的中国有些相似,也是从全世界请大师来做建筑,但大师的作品到了新加坡遭遇水土不服, 新加坡开始探讨适合自己地域气候的建筑形式。新加坡当代建筑的创作实践,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2015年3月第15期
提到土地利用,仅有700余平方公里的新加坡最有发言权。为了平衡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新加坡建设了大量的“空中花园”,楼顶成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和其他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不同,为了增强城市的空间感而不显局促,楼宇的布局高矮参差不齐。
实际上,在新加坡独立建国以前城市问题就已经到了难以解决的地步。过度拥挤、住房短缺以及不卫生的生活条件在城市中心区随处可见,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传染病如肺结核四处蔓延。
1959年李光耀执政之后,政府提出了公共住房计划:在新加坡凡月收入4000新元以下的中等收入家庭即可以申请购买公共组屋。组屋,就是公寓式多、高层住宅。首次付房款为20%,80%向建屋局或银行贷款。在此后20~25年中,每月从缴纳的公积金中还款。政府组屋的租金和售价,实行准市场价格政策,大约为市价的1/4到1/2之间,由此造成的收支差额,由政府核定预算时给予一定的津贴。
这个计划的具体执行是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进行的,该局融合了政府机构和开发商双重角色,负责买地、拆迁、规划和设计,基本上除了请承包商来建造外,负责所有事务。
而新加坡在城建方面最重要的经验是规划,早在建国初期,就制定了百年规划,公共住房计划仅是其中之一。如今,新加坡已经把城市规划量化,正在完善的发展总蓝图中重点提到,90%的居住人口可以在400米以内到达一片绿地。在新加坡,具体到学校、医院等分布的蓝图会进行五年一小改、十年一大改的重新探讨。
也正是因为这项百年规划,新加坡以646平方公里的小岛容纳400多万人,93%的人拥有自己的住房,现在的新加坡,80%的建筑是最近40年建的,但却与整个岛国风情融为一体,这就是规划技术。
相关链接:“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这个奖有多牛?
一座新狮城,半部建筑史。清华大学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李晓东在一次演讲中解读了新加坡的建筑之道:
在新加坡1965年成立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多元种族混搭的国家,这个国家在成立之前基本是热带荒岛。
成立了国家以后,那时候人民心中还没有“新加坡”的概念。新加坡建国以后,所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塑造“鱼尾狮”。做了这个传奇的雕塑,就是说根在这里,就跟中国“龙的传人”是一样的。有了传说就有了根,有了根就有了认同,所以,鱼尾狮是新加坡认同感的根。
“鱼尾狮”雕塑让新加坡人民找到“根”
光有鱼尾狮还不够,下一步就要盖房子。城市要发展,作为一个人民的载体。
城市不会做,没有做过,怎么办?就从全世界请大师,包括丹下健三、黑川纪章、贝聿铭等。结果建的都是摩天楼,但摩天楼不能代表新加坡。
某一天,新加坡人从海上过来的时候,发现地平线上的这个城市跟热带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这些建筑师们,在新加坡所做的建筑跟他们在本国做的是一样的,并没有针对新加坡这个热带岛屿,应该做什么样的建筑,做任何思考,结果就变成一个像海市蜃楼一样的地平线,出现在太平洋的岛屿上。
新加坡在热带,热带是建筑的功能问题,而不是文化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新加坡人做的房子,直接切入主题,针对热带气候特点来盖房子,注重遮阳,通风,避雨,立刻产生了很多非常精彩的,跟新加坡直接关联的设计作品。建筑出来后,他们发现,只要针对自己的问题出发,就能成为中心。
比如,新加坡WOHA建筑事物所作品——Newton Suites摩天住宅大厦,开窗的方式,不是我们平开的推拉的,它的窗子从下往上打开的,这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热带的问题,雨季的时候,风进来雨进不来,他把核心的问题解决了。
新加坡WOHA建筑事物所作品:Newton Suites摩天住宅大厦,获得2007年银安波利斯摩天大楼奖
新加坡WOHA建筑事物所作品:Newton Suites摩天住宅大厦,获得2007年银安波利斯摩天大楼奖
新加坡陈家毅建筑师(新加坡2010上海世博会展馆设计人)最近做了一个建筑,颠覆了town house的设计思路。热带房子需要通透、通风、遮阳、避雨,看看这个房子是怎么做的?他把室内整个热带的植物园搬到室内去了,非常通透。光线从顶上进来,但是阳光并不直接射进来。你就像生活在一个热带的岛上一样,所有的角落都是透气的,淋浴的时候下雨不下雨没有区别。当这个概念思路打开以后,你会发现有很多的可能性。
新加坡陈家毅建筑师的作品,通透、通风、遮阳、避雨
新加坡陈家毅建筑师的作品,通透、通风、遮阳、避雨
新加坡陈家毅建筑师的作品,通透、通风、遮阳、避雨
新加坡陈家毅建筑师的作品,通透、通风、遮阳、避雨
新加坡陈家毅建筑师的作品,通透、通风、遮阳、避雨
新加坡陈家毅建筑师的作品,通透、通风、遮阳、避雨
视频:清华大学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李晓东解读新加坡城市建筑经验
中国建筑设计现状是,产量大,质量不够。但比例高,机会多,所以要认清自己的问题。两三百年前,中国还是中心。西方产业革命后迅速发展,我们被边缘化。想成为中心,不可避免的就是抄袭。“山寨版”有个问题,当你开始复制别人的东西时,你会放弃自己的东西,而一旦放弃自己的中心思想,你就永远成为不了中心。由边缘变成中心,必须独立思考。
近十几年的时间,我们一直在寻求民族形式与现代化的融合,绑在一起就出现了奇怪的建筑形式,变成一种思维定势:要么东方,要么西方,要么传统,要么现代。但设计不是选择题,是论证题。
2000年后,奥运是一个契机,国际建筑团队的介入,最新的建筑理念引进,中国人开始学习技巧并且讨论建筑,也开始把西方搬过来,填补中国的空白。
李晓东教授认为,现在许多西方建筑形态还处于雏形时期,但没有探讨社会问题、建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通过探讨这些问题来寻找中国设计师自己的定位,而不再重复中国符号。民族形式和当代没有关系,只能证明对当代的不自信,或者媚俗。”
中国这么大,什么能代表中国?我们能讲的可以是地域。根据每个城市环境气候的不同而做不同的建筑。不可能有标准,只能探讨在一特定地域中如何做当代的建筑。
新加坡当代建筑的创作实践,给了我们巨大的启示。这个既乏历史传统、又无民族认同的新建岛国,最初试图通过复制西方而建构自身文化特质未果,在反思了失败教训之后,将建筑设计的核心聚焦于,探讨如何针对性地解决新加坡的热带气候问题,围绕遮阳、通风、防潮、造影等问题重点突破、巧做文章,终于创造出一大批迥异于西方现代建筑、具有鲜明新加坡当代认同特质的优秀建筑。
从新加坡当代建筑的成功经验中,无论向传统还是向西方的形式借取,“唯有原创,而非因借”,才是当代建筑文化身份重建的真正捷径。现代建筑不是形式,而是手段,紧密针对每个文化体特有的当下核心问题,利用现代建筑手段仍然可以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集体认同性的空间。
Copyright © 2012 www.cbda.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28号院诺德中心3号楼1508-1510 邮编:100070
联系电话:010-88114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