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原则
《建筑十书》中提出了三条经典原则“坚固”、“实用”、“美观”。如今,“坚固”早已不是一个令人敬畏的问题,“实用”也不再是一项显得如此重要的评断标准,其衡量好建筑的理论依据也已相应发生变化。我认为一个好的建筑应该具有三条新的基本原则:“节制”、“谦和”、“优雅”。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秉承理性、谨慎、朴实的态度,有序有节,满怀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对人文环境的关怀,从而成就“诗意”的美,抑或“神圣”的美。
分层
设计师一般来说可概括为五种。第一种把设计当作一种谋生手段,混饭吃的;第二种把设计当作一种商业手段,是赚钱的;第三种,是因为爱好和兴趣而选择做设计师;第四种,就是把设计当成一门学问来研究。第五种是把设计看成一种信仰,一种态度。这一类的人往往执著而忘我,他们不会过于追求个人得失。对设计师来说,他可能不只属于单纯的某一种,大多都是其中两三种的重合。
审美
审美面前,人人显得真实。审美就如一面明镜、一把利器,真实得照射出各自的人格灵魂。审美明镜这一透视武器,尤其适用于明鉴和美术相关的领域,如绘画、设计、电影、戏剧,甚至包括开发商、评审专家。审美,作为灵魂的镜子,是最终的精神审判。 |
设计师
简介
叶铮系上海泓叶室内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设计总监,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CIID理事,中装协设计委委员。首批入选美国INTERIOR DESIGN China“名人堂”,两度荣获中国室内设计年度影响力人物,七次获得全国性室内设计大奖,四次获得全国性室内设计银奖,共计全国性获奖四十余项。
代表
作品 上海都城达华酒店、上海东亚饭店、上海新雅大饭店、上海外滩精品酒店M-HOTEL、上海浦东洲际假日酒店、锦江4S酒店、上海白玉兰宾馆等。著有《设计概念》《室内设计纲要》《常用室内设计家具图集》《室内建筑工程制图》《建筑画艺术》《叶铮暨泓叶室内作品集》《概念设计—HYD泓叶酒店设计作品集》等。
荣誉
奖项 2012年中国室内设计年度影响力人物。2011年中国室内设计年度影响力人物。2011年中国室内设计学会奖银奖(酒店)。2009年中国室内20年20大著名室内设计团队。2009年 中国室内杰出成就奖。2009年中国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酒店)。2009年中国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餐饮)。2008年金外滩最佳酒店设计奖。2007年入选美国INTERIOR DESIGN China“名人堂”。2005年 中国最佳酒店设计师。2004年全国十大优秀设计师封面人物获得者。2003年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一等奖(公建)。 |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童话《国王的新衣》的片段: 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这样就会暴露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出声来。 童话里并不都是骗人的,那个天真的孩子依然活跃在我们周围,提醒我们:“国王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 叶铮,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没有辜负他的名字,以铮铮铁骨屡进矢言。 在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大家就互捧为“大师”。他唾弃不屑,“有些广受追捧的设计师,作品的确很俗气。这种俗,通过广泛传播之后,会误导很多人的意识,让人认为这就是最美的境界。被奉为‘大师’的那帮人,受到盲目的吹捧和膜拜,走上神坛,这是对神的亵渎!” 不与之为伍便罢了,他又不肯“躲进小楼成一统”,反而用眼神、用言语、用文字含沙射影地宣告给当事人听:“我叶铮看不起你!”为了维护心中圣洁的殿堂,叶铮早已抱定“以生死力争”的勇气,立下了“与汝偕亡”的决心。 |
若是把设计圈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有的选手是靠实力一步一步赶上前去,有的选手会巧妙“借力”迎头追上。叶铮对投机取巧之徒向来不留情面,他横在路上,张开双臂阻拦,大喝一声,“妖怪,哪里逃?!”逼迫投机之徒“放下伪装,立地投降”。不仅如此,他更放开喉咙,像童话里的孩子一样喊:“快看呀,那个国王没有穿衣服!” 非此就不是叶铮,非此就不能够成就叶铮。 作为中国室内设计行业第一代设计师,叶铮为中国室内行业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叶铮1999年在上海创办了泓叶室内咨询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养上有着独特模式,“我们公司更像是一个一家学院、一家设计研究机构。公司各个阶段的作品资料、设计过程、理念想法等都会形成详尽的文字,成为公司的文献参考资料,甚至是规范性文件。我们招来新员工,会进行‘职业再教育’。他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里是不干活的,只参与系统的学习,而且每天学习的内容都不一样。在‘泓叶大学’学到的东西,都是来源于一线的设计经验和思考,远远超过了他们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而跳槽的员工离开了泓叶,是很难有所发展和成就的。” 经验的传授不仅限于本公司员工,对于自己多年思考和总结的设计成果,他则会毫无保留地连同原始数据一起整理出版。目前为止,叶铮带领他的团队实践并出版了《设计概念》、《室内设计纲要》、《室内建筑工程制图》、《常用室内设计家具图集》、《叶铮暨泓叶作品集》等。 |
叶铮并不反对盗版,提倡经验共享,“打击盗版是失去知识立场,是把商业利益放在知识利益之上。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学问,做学问的人把自己研究、思考的东西拿出来贡献给大家,是作为知识分子最基本的要求。” “这一点可能很多设计师都做不到。”南京设计师徐敏说。 叶铮把身上全部可爱的气质都放到设计研究中去了,结果为生活留下的只有他的偏见、准则和大道理,变得不那么讨人喜欢,甚至在别人眼中,他有些偏执、极端,挥舞着道德大棒咄咄逼人。
|
2013年岁终,他撰文《盘点行业雾霾》,以犀燃烛照的锐利眼光,看透设计圈的瘤弊: 一、过度软装热,误导行业认识,部分名流、媒体平台共同推波助澜,在此不点名。 二、一些专业媒体过量商业倾向,专业含量偏低。不少小编有失职业自律,进行“权”“利”互动,在此不点名。 三、行业内部你吹我捧,搅混专业队伍,有辱学术门风,一批伪大师相继被炮制,在此不点名。 四、貌似创意,装腔作势,无视环境的夸张设计之风盛行,在此不点名。 五、学术活动质变异化,各家机构年末PK,五城分“师”,在此不点名。 六、设计市场低价高速,牺牲品质,不利行业健康发展,在此不点名。 七、注重规模,轻视品质,一味迎合,跌失底线,在此不点名。 从其文章中,便可观到一种燃烧性的自我满足和欣快。只要叶铮认定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缔造者,他也成全了自己为“美”之殉道者。叶铮说:“没人懂没关系,我很享受这般孤独。” |
有一天,这位愤青在朋友圈转了一条忧国忧民的信息。其他设计师看到后说:“你呀,什么都看不惯!” 叶铮回复:“是的!” 设计师好心劝告:“(这样愤世嫉俗),怎么在世上安身?” “不重要!”叶铮回他。 我看到这位倔强的老小孩,乐了,给他评论:“有种!” 《人去》水彩 叶铮作于20年前 |
|
叶铮:最难的问题是人。认识人,管理人,懂得人。另外,我不会回答类似于“一生中什么事情对自己的影响最大”的问题。有些人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一被问到这个问题,他们马上就会讲一个故事或者怎么样,但我好像就没有。我觉得很多事情并没有所谓的“最”,也没有什么特不特别,人生中所经历的每件事不过是一个链条上的一环,但环环相扣,不可或缺。 中装新网:您会要求员工画手绘效果图吗?为什么? 叶铮:必须的。尤其是项目负责人,手绘效果图要成为其强项。在电脑画图大行其道的今天,假如是两位同样水平的设计师,手绘能力强的那一位,会把自己托举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
叶铮:黑格尔的这句话是针对古典主义建筑的说法。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主导,建筑成了流动的空间,流动的音乐。跟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方法相仿,一步一景,犹如画境中;移步异景,曲径通幽处别有一番滋味。
叶铮:其实,这也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与国内设计师相比,国外设计师思维较发散,局限性小,并且站在一个更高的专业起点和更开放的文化平台上,更能提炼嫁接其他民族文化。另外,他们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陌生感。有陌生感,就会有敏锐度,能一眼发现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元素。我们自己可能因为是太熟悉了,以至于熟视无睹,缺少那样一份敏感。同理,西方人也会觉得,中国设计师有时把西方文化的设计元素运用得游刃有余。 |
|
网友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