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审计署公告了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近日,全国多地政府也披露了关于2015年保障性住房的审计结果。多地审计结果暴露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三大问题:十几万套建成的保障性住房“空置”,数以百亿元建设资金被闲置,数以万计的人员骗取保障房资格。
另外,审计署的审计发现,至2015年底,全国有748个市县结存结转安居工程专项资金603.55亿元,相当于当年总投入的3%,其中478.6亿元闲置超过1年。据报道,有的地方以财政困难为由,向上级要来了钱却没办事。广东1个市收到上级财政补助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6.41亿元,却闲置超过1年。一些地方则把“借来的钱”闲置。
国家审计署和各省的审计报告里的一组组数据让人揪心:住不起房的人对保障房望眼欲穿,却有19万套保障房被空置浪费;骗房、骗补盛行,5.89万户不符合条件的城镇家庭违规享受保障房3.77万套,补贴超过6000万元;通过各种途径找来的“安居钱”,却有478.6亿元躺在账上睡了一年大觉;地方上套取挪用安居专项资金,货币化安置数据不实,虚报抵顶任务量的案例比比皆是。
实际上,保障性住房大量空置早已见怪不怪,从此前全国一些省份的审计结果来看,“有房无人”的保障房闲置问题已非常普遍。其中,情况最为严重的是贵阳市,该市不仅空置的套数高达30855套,占了所有被通报省份中的一多半,而且这些保障房全都没有分配。
多年来,保障房建设一直是中央政府力推的重点。但是近年来,保障房频频露出各种问题,本是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保障房屡遭尴尬,“民心房”为何伤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