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只会模仿很少创新
在新会,沿着325国道新开公路往西走,两旁比肩接踵的古典家具企业迎面而来,场面格外气派,但大多数商家都延续“前店后厂”的传统作坊经营模式,企业规模小,难形成规模效应。据袁秋耘介绍,新会缺乏终端销售渠道,导致60%~70%产品需要通过中山等产区销售出去,“这是一个很大的短板,解决问题关键是建设市场。”
对于行业的现状,李炳祺表示很担忧:当前新会古典家具行业创新能力不强,存在“代工”现象,企业普遍缺乏龙头特色产品,极其缺乏搞产品开发、设计的人才。“新会很多古典家具企业都在模仿市面上卖得好的款式,很少主动创新,他们只是制造,没有创造。”李炳祺表示。
高端技术工人严重缺乏
除了创新不足外,李炳祺介绍,新会15万古典家具从业人员中,有1/4的技术工人,而具有产品开发和设计水平的人才估计不到100人。
李炳祺介绍,虽然很多企业都高新聘请和挽留优秀的技术工人,而且近几年与技校挂钩培养人才,但由于古典家具行业需要长时间学习和沉淀,而且用工环境较为艰苦,所以新一代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习,即使学成后从事古典家具行业的也很少,更不用说具备产品开发、设计的高端技术工人。
企业自救:逾千企业“触网”并尝试抱团取暖
市场行情不容乐观,新会企业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主动出击应对。记者了解发现,很多企业都对金融融资进行调整,还清银行贷款,缩小规模,保持金融状况稳健,保存实力;不少企业都认识到有必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开始聘请职业经理人,或将私人的工厂改成公司制运作,甚至还考虑进行员工持股试点;在产品质量和结构上,企业也考虑放弃大规模生产,精雕细琢核心产品,想法设法推广品牌;行业寒冬状况下,企业之间也学会了“抱团取暖”,他们不仅在内部进行资源整合,还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尝试整合,进行差异化竞争或分工合作。
在销售渠道和品牌推广上,企业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据袁秋耘介绍,新会有超过1000家古典家具企业“触网”,利用互联网开网店,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推广产品和品牌。目前线上的销量虽然普遍占比不大,但销路也在慢慢打开,逐渐涌现出一些较为出色的企业,如泰和轩、森木、周木匠等。
作为全国最大古典家具专业市场,新会古典家具城正在积极“触网”。据袁秋耘介绍,新会古典家具城即将推出属于自己的网上商城平台,届时,新会古典家具城“一铺三店”(实体店+网店+微店)将陆续推出电脑版、手机版。
政府扶持:举办首届新会古典家具博览会
除了企业积极“自救”外,政府也加大扶持力度。“初步定下来,政府掏500万元,彩艳公司拿出200万元,两个分会场老板各出50万元。”7月初,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会区委书记魏志平等到新会古典家具城调研,提出要重点扶持行业办好首届古典家具博览会,以宣传新会形象和推介新会特色产业。
据悉,新会区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举办首届博览会的想法,但没有办成。今年初,新会区古典家具商会主动向新会区政府提出申请,并得到了举办博览会的批复。
某古典家具董事长吴伟轩建议,要举办好此次博览会,可以前去一些举办类似博览会比较成功的地方观摩或学习,如浙江东阳、福建仙游等地,借鉴成功经验。博览会的内容不能太单一,应该丰富多彩。比如去年成功举办的江门市首届古典家具木工技能大赛,今年还应该继续举办,最好能将总决赛的时间定在博览会举办期间。
圭玉纯无机涂料创始人【中装新网访谈】国货之光单组分纯无机涂饰材料——硅晶瓷的发明人、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张连红博士解读纯
多屏董事长王勇【深度】多屏董事长王勇对多屏董事长王勇从多个维度对产品经营进行专业分析和分享并对门窗市场进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