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要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刘家琨获2025普利兹克建筑奖 | 第二位中国建筑师获此殊荣
来源:中华建筑报    时间:2025-03-05 11:57:25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3月4日晚,普利兹克奖官网宣布2025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为来自中国成都的刘家琨。该奖项是国际上公认的建筑界最高荣誉。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2).png

  3月4日晚,普利兹克奖官网宣布2025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为来自中国成都的刘家琨。该奖项是国际上公认的建筑界最高荣誉。

  刘家琨是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第54位获得者,也是继王澍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他1956年出生于成都,目前是1999年成立的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在他看来,“建筑应该揭示一些东西——它应该概括、凝练和展示地方的内在品质。它有能力塑造人类行为和营造氛围,提供宁静和诗意的感觉,唤起同情心和仁爱,培养休戚与共的社区意识。”

  从业四十载,完成了三十多个项目

  在2025年度评委会看来,刘家琨将乌托邦与日常生活、历史与现代、集体主义与个体价值等看似对立的事物编织在一起,设计出了支持和彰显普通市民生活方式的建筑。他秉承建筑环境的超越性力量,通过文化、历史、情感和社会等各维度的协调,以建筑凝聚社区,激发人文关怀,并升华人类精神。

  此外,据普利兹克奖官网,2025年度评委会的评审辞中指出,刘家琨的作品以其深刻的连贯性和稳定的素质,摆脱了各种美学或风格上的束缚,对新世界进行了想象和建构。他所首倡的是一项策略而非某种风格,从不依赖于重复的方法,而是基于每个项目的具体特征和需求,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估。换言之,刘家琨立足当下,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处理,甚至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日常生活场景。除了知识和技术之外,他为建筑师的工具箱增添的最强大的工具是常识和智慧。

  “刘家琨从建造过程和建筑功能这两方面来提升精神境界,并培育联结社区的情感纽带。他的建筑蕴含着智慧,哲学地超越表面,揭示了历史、材料和自然是共生的。”奖项主办方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这样评论道。

  在刘家琨四十载职业生涯中,截至目前,完成了三十多个项目,涵盖学术和文化机构、城市空间、商业建筑和城市规划,遍布全国各地,包括重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楼、胡慧姗纪念馆、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海相东佛像艺术馆、建川博物馆聚落之钟博物馆、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西村大院等。

  其中,西村大院是一个覆盖了整个街区的五层建筑,从视觉观感和周边环境上看,与典型的中高层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为骑行者和行人设计了既开放又围合的坡度小径,环绕着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其中可以举办各种文化、体育、娱乐、公务和商业活动,同时又让公众透过外立面能观赏周边的自然和建筑环境。

西村大院。摄影/陈忱

  重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楼则展示了一种空间最大化的替代解决方案:让建筑物的上层向外悬挑,在狭窄的占地面积之上实现更大的建筑面积。

重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楼。供图/存在建筑

  “遵循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和传统”

  在刘家琨的作品中,身份的定义既关乎个人,也关乎人们对特定地方的集体归属感。据2025年度评委会的评审辞,刘家琨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摒弃了怀旧与含糊,而是将其作为通往创新的跳板。对他而言,身份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城市的印记和社区的遗迹。与此同时,他将本土和全球维度相结合,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他所设计的那些巧妙而令人难忘的博物馆——例如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和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这些全新建筑既是历史记录,也是基础设施;既是景观,也是非凡的公共空间。在成都胡慧姗纪念馆的设计中,他理解到身份认同关乎集体和个人的记忆,巧妙地将个人视角提升为场所营造的基本要素,唤起心灵层面的共鸣。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供图/家琨建筑

  此外,2025年度评委会的评审辞中还指出,刘家琨在现有的文化和社会资源基础上,加入了自然因素,在既有景观中创造了新的景观。从西村大院到泸州二郎镇天宝洞区域改造,再到成都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建筑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依存,遵循了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和传统。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摄影/毕克俭

  值得关注的是,在刘家琨的作品中,始终展现对文化、历史和自然的敬畏。在铭刻时代变迁的同时,通过对中国经典建筑学的现代诠释,用熟悉的氛围让居住者得到慰藉。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的平檐和白鹭湾生态湿地揽翠阁的窗墙,重新构想了有数千年历史的阁的造型。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用于收藏佛教雕塑和文物,其设计仿照中国传统园林,在水体和石头之间寻求平衡,以反映自然景观。

  据悉,刘家琨曾全神贯注于文学创作,作品包括探索乌托邦与人类生活冲突的《明月构想》《此时此地》等,有着“文学与建筑的鬼才”的称号。

  在刘家琨看来,“写小说和做建筑设计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我并没有刻意将两者结合起来。然而,或许是由于我的双重背景,它们在我的作品中有着内在的联系——比如我在设计中对于叙事性和诗意的追求。”

关键词: 刘家琨 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二庆]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9 手机:135208589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