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
会议要求,统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惠民生、防风险,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在发挥好消费基础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的重大工程项目,涉及科技攻关、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民生补短板、文化传承发展等重点领域。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序做好项目实施准备,细化实化支持政策,绝大部分项目陆续启动。
会议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针对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以来,稳投资依然发挥着稳增长的重要作用。2021年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继续稳定恢复,同比增长19.9%;以2019年1~4月份为基期,两年平均增速为3.9%,比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4月份环比增长1.49%。
随着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1~4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4%,两年平均增长2.4%。其中,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42.6%,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7.5%,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4.9%,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19.3%。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长3.9%,高于上月1.0个百分点,且环比增速高于历史同期,显示投资端修复动能加强。
在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方面,会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包括加强前期工作;统筹中长期发展和年度经济运行,根据形势变化适时合理调整;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更加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强化督导协调等。
会议明确,将“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落实到具体项目,优先纳入各领域规划,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分年有序推进,形成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对单体重大项目要倒排建设节点,对点多面广的打捆项目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对建设难度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的重大工程要深化勘察、方案比选和可行性研究。
资金支持方面,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撰文表示,今年财政资金常态化直达机制落地显效,资金保障力度持续加强。截至4月末,已有超过2.2万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下达到使用单位,已组织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2206亿元,资金要素保障不断加强,在惠企利民、推动有效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1~4月份,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4.2%,高于全部投资4.3个百分点;以2019年1~4月份为基期,两年平均增速为7.6%,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4.6%;两年平均增速为10.8%,比一季度提高3.0个百分点。
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较去年明显放缓,机构观点称,导致地方债发行延后的部分政策原因包括:要求合理选择发行窗口,适度均衡发债节奏;对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穿透式监管和项目收支平衡要求,可能使得地方政府重新评估部分专项债项目是否达到监管要求等;这些因素使得地方债发行计划安排落后于往年的进度。
随着额度下达、项目融资需求释放等,5月下旬开始地方债供给明显提速。业内分析,年内地方债供给高峰或在近几个月连续出现,三季度月均发行规模或保持在7000亿元左右。
此外,会议还强调,强化督导协调,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对项目推进不力的要加强督促,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加强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