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库一平台发威,企业资质智能化审批启动
“四库一平台”发挥威力!
企业资质申报资料充分运用“四库一平台”的数据,企业申请资质时,只需填写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系统自动提取本企业人员、业绩等相关信息,无需上传或提供其他材料,实现申报“零资料”。
企业资质智能化审批改革最大的亮点和难点不单单是管理程序上的“简政放权”和“五个零”(即申报零资料、受理零窗口、办件零人工、领证零上门、归档零纸件),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数据共享与交换”。突出大数据管理和深化大数据运用原则。
充分利用信息化和互联网手段,多渠道采集企业相关数据,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中企业、人员、项目、信用四大基础数据库,使资质审批与行业监管能共享共用、尽享尽用数据信息。
六、多省严查围标、串标
进入2017年,从中央到地方,相关文件层出不穷。各地对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更是连出重拳。
● 3月13日,江西省赣州市通报特大围标串标案:106家建筑企业被通报,12人被刑拘。
● 4月10日,湖北省鄂州市对于51家建企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事件进行了通报,对涉及问题单位的投标予以否决,对存在问题的51家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 5月8日,江苏建设工程招标网发布《住建厅关于近年来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情况的通报》,本次住建厅曝光502家企业,421起建设工程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
● 10月10日陕西省住建厅对134家单位涉嫌串通投标行为进行通报,对上述企业进行查处,绝不姑息。涉嫌刑事犯罪的,要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追究刑事责任。并将处理结果于文件下发之日起1个月内,报省住建厅监管办。
● 7月31日,海南省水务厅把11家涉及串通投标不良行为的施工单位列入海南省水务建设市场黑名单,公开通报批评并限制1年内不得承接海南省政府水务建设项目。
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全国多个地区下文通报了近千家企业招投标违法违规操作,间隔时间之短、数量之大真真让人咂舌!
七、严查项目负责人在岗履职情况
近日,对项目经理等施工现场关键人员现场履职的检查已经开启。福建、湖南两地已分别开展专项整治/稽查,并将长期、不定时对施工现场进行“突袭”!
福建:持续开展全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关键责任人到岗履职专项督查。9月,福建省住建厅将长期不在岗履职的8名项目负责人列入质量安全黑名单,并责令责任人所在企业于10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换。列入黑名单的责任人,一年内不得在福建省辖区内承接工程项目建设任务。
湖南:不定期开展在建项目标后稽查,确保检查全覆盖。主要检查: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与投标文件承诺是否一致;施工、监理人员是否随意变更。
除了住建部门的现场履职检查,一个更可怕的施工现场考勤系统来了---“人脸识别”。网友戏称为“刷脸”考勤,更有人称其为“挂靠终结者”!
根据网络搜索数据显示,目前已有江苏、浙江、湖北等多省开展了“人脸识别”考勤试点。
八、住建部批准“电子证书”,假证、挂证或迎来终极利器!
2017年7月7日,住建部批准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率先试行行业从业人员考核合格证书电子化试点。
9月26日,江苏省住建厅下发《关于启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相关从业人员考核合格电子证书的通知》。2017年12月1日起,全面启用电子证书,停发同名纸质证书。电子证书发放范围包括:
1、“现场管理人员”合格证书: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合格证书;
2、“安管人员”合格证书: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3、“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电子证书,一般指数字证书,即互联网通讯中标志通讯各方身份信息的一串数字。提供了一种在因特网上验证通信实体身份的方式,人们可以在网上用它来识别对方的身份。双重安全保障可以有效杜绝假证伪证,将证书“李鬼”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