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公布
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名单显示,一流大学建设的42所高校分A、B两类,A类有36所,B类有6所。“双一流”A类高校分布在18个省市,其中北京拥有8所,上海拥有4所;拥有2所的有8个省市,包括天津、江苏、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和陕西。这次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除了39所“985”高校之外,新增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三所“211”高校,均入选B类名单。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中,则有首都师范大学、延边大学等多所地方高校入选。
记者注意到,“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江西、广西等13个没有部属高校的省份均有所斩获。它们合计有15所高校20个学科进入了“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西部12省区市27校共有50个学科进入了“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体现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并有利于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考虑。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三部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遴选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既要破除封闭固化的做法,打破终身制,又要考虑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考虑国家急需、特色鲜明、无可替代的学科。在具体工作中,将做到三个同等,即同等重视、同等建设、同等评价。同等重视,就是一视同仁,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都是冲击世界一流的重点建设对象;同等建设,就是建设方案同等要求,政策经费等都同等覆盖;同等考核,都按照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标准评估考核,一个尺子一个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三部委有关负责人特别强调,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据悉,下一步进入实操阶段的“双一流”建设的工作重心将从遴选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转换到有效推进实施上来,建设高校将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化到全面落实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