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构筑建筑业2020蓝图,以及实现蓝图的路径。以施工企业为视角,我们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同时加上我们的一些分析,仅供参考!
一、传统建筑市场将出现负增长,传统企业或将面临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的尴尬处境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这将意味着,传统建筑市场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现场浇筑式生产方式的建筑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同时,装配式生产方式就目前情况看,也面临较多问题,例如:前期费用投入大、生产成本高、用户接受度有待提高,“十三五”期间将是建筑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装配式建筑方式转型的重要阶段,建筑企业将面临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的尴尬处境,建筑企业需谨慎处之,最终结果如何仍需实践检验。
二、招投标方式将发生改变,市场竞争环境将改善
在民间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中,试行由建设单位自主决定发包方式。推进招标投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促进招标投标过程公开透明。在原则上实行最低价中标的同时,推行提供履约担保基础上的最低价中标,制约恶意低价中标行为。
三、企业资质标准将再次被修订,资质将被弱化
坚持弱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逐步构建资质许可、信用约束和经济制衡相结合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加快修订企业资质标准和管理规定,简化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资质认定。根据《规划》内容,透露出如下三点重要信息:
1.资质标准还将有重大调整,资质类别要减少;
2.对“挂证”的查处力度将更大,处罚力度会更大;
3.不管是企业资质申报,还是个人执业,信用将成为重要的考量指标。
四、推进建筑市场的统一开放
打破区域市场准入壁垒,取消各地区、各行业在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对企业设置的不合理准入条件,严禁擅自设立或变相设立审批、备案事项。加大对各地区设置市场壁垒、障碍的信息公开和问责力度,为建筑企业提供公平市场环境。
五、探索工程款支付担保,施工企业权益将得到保障
加强履约管理,探索通过履约担保、工程款支付担保等经济、法律手段约束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履约行为。引导建设单位等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运作综合运用信用评价结果,营造“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建筑市场环境。
六、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
强化对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以及对不良地质地区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或论证。
七、全面完成营改增、完善保证金制度
全面完成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加强调查研究和跟踪分析,完善相关政策,保证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保留的投标、履约、工程质量、农民工工资4 类保证金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