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转型
2016年,建筑业步入寒冬期。行业在寻求突破,企业在寻求突破,因此“积极应对,转型升级”被屡屡提及。面对行业寒冬,国企纷纷改革:整合重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通过改革有效配置资源。比如,8月下旬,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和中国中材集团合并重组,成立中国建材集团。同样,民企也在转型,开启互联网+、推进新技术、试水PPP,或跨界进军文化旅游、生态环保、新能源、3D打印等成长性较高的新兴行业。
【专家点评】步入“十三五”之后,建筑业彻底进入结构调整期,投资放缓、增长乏力成为主要特点。过去联营挂靠模式不可持续、依靠开设分公司的粗犷式扩张不可持续,建筑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型化、一体化、综合化或者专业化,将会是建筑业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从企业发展规划来看,过去的战略规划更多是在既有发展模式下的改进和提升,但现有市场环境下,建筑业企业面临的可能会是一种与过去市场环境完全不同的“颠覆性创新”,即所谓“转型升级”。这要求建筑业企业摒弃过去习惯的发展模式,对自身进行根本性变革,适应内外部发展环境,改变过去高度依赖外部投资增长的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五)PPP
2016年是PPP的落地大年。全国各地成百上千个PPP项目的顺利签约,标志着PPP模式的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9月,第二批PPP工程示范项目、我国首个PPP模式市政道路工程——安徽省安庆市外环北路竣工通车,更被看作是PPP项目推进的重要标志。
【专家点评】2016年PPP在宏观政策上的主题是规范和改革。随着发改委和财政部陆续发文,对各政府职能部门在ppp领域的职责划分,行业准入,操作流程都更加细化,ppp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更加有据可依。从前期的可研论证,政府采购,到实施过程中的建设监管,绩效考核都更加规范化。同时国家的宏观政策对ppp实施的改革和创新也十分显著,尤其是土地可以与社会资本同时采购,这是对土地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创新。如果说过去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实施开启了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如今ppp的土地和社会资本采购合并政策有可能开启一个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时代,同时,国家的政策导向更加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运营,发挥专业效率,自行收回投资。预期未来,政府和社会资本也会更加理解ppp的内涵,对运营更加重视,积极开拓项目的收入来源,真正实现一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六)信息化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信息化”屡屡被提及。2016年8月,住建部公布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广西、沈阳、黑龙江、云南、浙江、天津、济南、江苏、徐州、湖南、山东等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推广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对于建筑业而言,信息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
【专家点评】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就是:将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逻辑,通过管理与信息互联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企业管理精细化,从而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进而提升社会生产力。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岗位级的,多为专业岗位服务的专业性工具性软件;第二个阶段是部门级的,像财务业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这种系统类信息化;第三个阶段就是企业的信息化集成,之后的第四阶段才能称得上是社会级的大数据应用,云计算。根据调研所得,中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是大部分企业处在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趋势很明显。因此,目前来说,建筑产业互联网行动已刻不容缓,建筑行业企业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升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面向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