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要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激流勇进的互联网家装 市场渗透率为何始终上不来?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作者:刘旷  时间:2017-01-03 10:18:54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互联网家装行业的从业者并不少,目前整个国内从事互联网家装的公司至少有200家,有过融资的公司也有将近百家,其中有少数公司的融资额度在1亿美金以上,可是那么多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却为何始终难以渗透到整个家装行业呢?

  三、狠抓服务质量,尝试制定行业标准

  面对家装行业服务链端无比混乱的局面,行业标准的制定更是呼之欲出。准备选择互联网家装的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装修质量,毕竟目前关于施工方面的各种负面信息太多。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工人,二是工地监管。

  一方面,设法提升施工工人的专业素质,平台应该积极培养自由员工,在招聘和培训阶段严格要求,对于一些没有足够经济能力的企业可以计划跟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合作,做到对工人工作能力知根知底。如果选择外包施工队负责的话,为了避免工人因利益分配问题偷懒罢工等,应该提供足够具有吸引力的薪资,保证工程过程中由指定工程队全程负责。例如,蘑菇装修采用产品标准化的工人雇佣模式,施工标准化、辅料统一配给,监理30项重点控制节点验收,并且施工质量和客户评级会直接跟分单及工人的补贴奖励挂钩。

  另一方面,关于工地监管,由于国家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工地施工成果还是以消费者满意为准,因此也是遭到投诉最多的环节。消费者的直观感觉很重要,互联网平台应该发挥信息沟通媒介的作用为消费者提供实时信息,每天定时反馈施工进度,对消费者的意见及时处理,并设置阶段性付款和平台尾款托管的方式来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同时,平台也应该把施工流程细分为各个节点,重点把握每一个施工环节,将施工过程以互联网的方式标准化,对些节点进行全程监控,做到工期可控的同时还可以使得施工质量可控可追溯,绝对杜绝“豆腐渣工程”。

  但是,以上的办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会受制于工人产业化不足、施工质量标准不统一等,也正是由于无法统一才导致这一环节可复制性差,这对以后扩大业务进行规模化实施必将造成很大的困扰。互联网装修模式要想深入行业占据大部分市场,急需建立一个施工标准及产业工人的配套体系。

  四、借助智能家居和高端定制驱动产业创新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如今科技日新月异,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家装产品和科学技术的结合造就了智能家居的出现,利用综合布线、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为未来消费者创造更加安全、便捷、舒适以及艺术的家居环境。目前像阿里、小米、百度、联想、TCL等等很多大型互联网或电器类企业都开始布局智能家装。2015年9月19日,国美控股宣布与18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进军智能家居行业;2015年10月26日,万科首次踏入智能家居的领域,推出可邻新风除霾机;2016年9月8日,美的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发布了首款基于云智能操作系统打造的美的智能冰箱“OS集智”。家装互联网平台中获小米投资的爱空间专注于打造智能家居,有住网也牵手海尔推出白色家电。

  智能家居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但是目前由于技术还未成熟、产品种类比较单一,因此智能家居产品的价格普遍较高,降到普通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民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都需要改变。

  另外,针对高端消费人群的私人定制也是平台创新的一大方向。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差异化,拒绝千篇一律甚至渴望独一无二。面对有这些想法并且有消费潜力的用户,平台应该将用户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参与设计,家居的所有用品都可以私人定制,能满足新费群体的同时也能增加产品附加值,缓解了供需失衡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有需求就有市场就有创新的价值,未来行业各个细分市场都会出现独角兽,随着资本的不断注入或许能让这个细分领域更具生命力。

关键词: 互联网家装 建筑装饰 家装 融资 营销
分享到:
[责任编辑:齐锐]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9 手机: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