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一直重视行业级的应用?因为只有行业级应用才能让BIM应用的价值得到体现。建筑模型不能过于分散,建筑、结构、安装等模型一体化。建筑设计模型完成后,给下游提供一些基础数据,如造价工作中需要的工程量,一般设计软件自带工程量统计功能,但这远远不够,只能统计混凝土门窗之类的量,其他如钢筋的量和零星的量等无法统计,提供的工程量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只能当作参考,不能正式使用。后续的招投标、施工和造价等还得重新计算。由于它们之间又是不同阶段的不同主体,所以,都需要计算,这样造成大量的重复性计算,增加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如果在建筑设计模型上提供按照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计算的工程量,那么,这些工程量是有可用性的,可以直接用来进行招投标、施工用料计划、造价控制、结算等全方位长链条全过程应用。并且这是统一的标准的透明的量,这样可以减少错误,省去核对,提高生产力。
其次就是信息的互操作性。在各阶段之间、各专业之间、各任务之间等具有关联关系的各单点之间实现数据互换。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打通各应用领域。这些必须借助标准数据接口解决,必然是行业性标准,企业层面无法解决数据标准接口问题。
如果解决了数据标准接口问题,那么,各种关联软件及其产生的数据就具备了共享的基础,就无需开发类似超级软件那样的工具 ,实际上BIM平台很难做成超级软件,过于理想化,这曾经是我的构想,BIM集成所有的应用。实现是有难度的,不管是硬件要求还是开发成本都是受限制。退而求其次,BIM提供信息入口,然而用户进入各个领域的应用区。BIM平台上各个软件数据格式统一,从而方便数据的交互,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有标准接口,关联软件不能各自为战。
如果某项目使用某一软件系统,它几乎就是封闭的,对其他软件特别是竞争厂家的软件产生排异性,而你这套系统又非全能,这对用户造成伤害,本来是多项选择现在变成单项选择。我建议信息开放和流动,用户自由选择。黄强院长的P-BIM技术路线或许是可行的,即各个单点的应用都以BIM为中心,从而构建互联网+生态系统。
国内的软件,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和缺少相应的国家标准,不管是设计软件,还是施工软件、造价软件、设备软件,都自我封闭,有自己的数据格式,相互不兼容,其生成的文件不能相互打开,也不能相互导入,这就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只能局限于单点应用。这是国内BIM应用的主要障碍。
4、国内BIM应用的路线存在的误区
发达国家BIM理念深入人心,BIM技术成熟度高,BIM应用面广。而国内这几年把BIM的概念炒得炙手可热,但没有相配套和成熟的思想、理论、技术,甚至没有大家认同的技术路线,也是陷于自立门户诸侯割据瓜分利益的春秋战国那样纷乱局面。
BIM从业者为了推广BIM,进行不遗余力推广,通过各种场合和渠道宣传BIM的作用、功能,办起了BIM大学。关于BIM的著作和论文多如牛毛,但应用价值十分有限。只是片面夸大BIM的作用,不切实际,生搬硬套,并没有把BIM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BIM软件商的软件构架和功能并没有根本性变化,还是原来的软件,三维模型本来就有的功能却摇身一变而号称是BIM的领导者。很多的BIM软件稳定性安全性差,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模型的数据安全。功能不全面,无法完成某一构件的全部计算任务,计算精度低,计算粗糙,适应性交互性较差等问题一大堆。
虽然BIM的推广力度很大,可以说铺天盖地,但BIM实际应用却不多。其深层次原因是BIM暂时还不能带来实际利益,所以,业主应用BIM并不积极。以目前国内BIM技术,用BIM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公司原有的运作流程不可能突然改变,所以,业主缺乏使用BIM的原动力。这让搞BIM的人情何以堪?
中国BIM推广之难的根本症结是建筑行业本身是割裂的,而BIM的本质是集成,这是一对矛盾,不解决行业、部门、企业、专业、项目、任务的割裂状态,BIM应用就是一句空话,这将涉及体制机制的变革,谈何容易?
现在一些专业如钢结构、幕墙等都由专业公司设计施工,效果极佳,推而广之,以后建筑专业也应该逐步下放到承包商设计施工,设计院只做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由施工单位做。与国际接轨,也是解决行业割裂的有效途径。不过,这即使成为现实也是很遥远的。
设计位于产业链上游,BIM应用的源头应该是设计。设计单位应提供可交互与可共享可扩展模型,但传统的设计不可能会很快改变,二维设计仍是主流。同时,BIM对设计标准化要求特别高,需要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这是数据共享的基础。
BIM作为一项先进技术,它有很强的生命力,它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业界应该反思:为什么BIM普及如此之难。BIM大势所趋,但BIM的落地需要各方努力。
国内BIM理念上没有多大进步,在技术上也无重大突破,从而在应用上很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