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要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生死篇:互联网家装的平台模式真的要死了吗?
来源:虎嗅  作者:穆峰  时间:2016-07-01 09:30:56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 互联网家装垂直模式是从获客、设计到交付都要全程把控和负责,但还有一种平台会从获客、设计、施工、监理、供应链、家具、软装、智能家居等其中一个环节进入,进行逐层细分,单一领域深耕,或是服务某一特定人群。

  2016年,春节过后关于互联网家装的热点新闻层出不穷,先是房天下网放弃666直营业务转型做平台,之后新美大进军家装,还有各种观点讨论以及315的战火也烧到了家装,企业施工导致的负面新闻不断。

  相比去年而言,熬过来的互联网家装们更低调,更喜欢闷头做事了,将主要精力放到标准化迭代和推行,以及施工服务和供应链上,并同步进行城市扩张。大家都知道一天咋咋呼呼做PR没那么重要。

  单纯的装修撮合已没意义

  房天下装修业务转型的直接原因来自于财报压力,2015全年财报显示搜房网净亏损为3880万美元,约合2.54亿人民币。按其说法转型做开放平台也是有优势的,比如:资金监管、工地监管、互动APP、有自营经验、落地的标准化输出等。

  如果从其自身优势来看,转型做开放平台也是符合其发展诉求的:666套餐利润低,家装业务不赚钱,还存在投诉、延期、供应链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愈发导致成本升高;且丢掉了以前的家装公司这块的广告营收,以前东易一个分公司一年广告费几十万,这算下来广告就有几个亿的收入。家装亏损,现在广告业务也丢了;另外需要用户量和数据规模,将流量最大化变现。

  所以说房天下转型符合自身利益,但盈利模式得改改,不要卖信息,这种派单方式的转化率太低了,而且质量不高。

  而新美大试图通过点评切入家装,如果是货真价实的消费评论,肯定会让用户崩溃的,都做成了那个死样子,全都被吐槽,全都是不爽,被骂“王八蛋”,你让用户怎么选?

  不过这说明了,互联网家装不是流量问题,也不是流量属性的问题,更不是订单量问题,而是落地服务和供应链的问题,关注过程才可能有个好结果。只是导流,定会带来口碑上的负面效应,装修公司施工肯定会出问题,回头还是会怪到平台方身上。

  装修撮合平台的用户价值

  平台模式连接着两种用户:商户(B端或服务方)和用户,最重要的就是满足这两种用户的需求,并解决双方的痛点。

  由于家装链条太长,信息过大,用户不懂装修,陌生消费,使得装修公司、工长、设计师及建材家具商等信息撮合交易的平台模式诞生,也就是常说的中介模式,一定程度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其实,平台模式本质上是一种门户思维,假定用户不爱东奔西走,偏爱一站式购齐家装所需。企业做为一个召集者,主攻方向在用户流量、用户交互及交易与监管等几个环节。

  按家居建材O2O平台的属性可以分为四类:

  (1)建材家具团购交易平台:代表网站有齐家网、一起装修网、城市团购网、我要装修网及区域强势网站等。

  (2)流量导购平台:代表网站有京东家装、淘宝家装、天猫家装等。

  (3)装修信息撮合平台:代表有兔狗家装,及齐家网、土巴兔的先前业务。

  (4)单点切入的半垂直平台:从设计、施工、供应链、监理等单点切入装修领域,只提供其中一个环节的服务,并有一定的掌控力,但链条的其他环节合作完成。如酷家乐切设计工具,还有美丽家、极客美家这样的设计师平台。

  另外,你会发现做撮合平台都是比较早期的选择,因为那时聚合用户和流量相对容易,市场也好做。业内人士曾说“05年创业的时候,整个行业其实是非常兴旺的,一下子拓展了很多新的角色出来,它们效率都不高,但都很挣钱。因为这个行业的需求大于供给。那个年代,去买一个科勒都是排队的,生意非常好。”

关键词: 互联网家装 装修 家居 建材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胜军]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9 手机: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