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前夕,又一家中国500强企业跨界加入建筑工业化行列。
2月16日,我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三一重工宣布: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建筑工业化项目投资协议,计划在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成立“昆山三一住工有限公司”,从事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销售和总承包施工项目等。
热点升温并非偶然
据了解,此次三一重工在昆山投资的产业化项目分五年进行,总额为60亿元,计划于5月份投产,力争在今年形成不低于100万平方米的产业化建筑产能,实现国内外订单额10亿元。到2020年,形成产业化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年产能,产值达到300亿元。
三一重工总裁透露,此次投资得到了苏州和昆山政府的大力支持。昆山方面表示,将该项目列入2016年重大产业项目给予支持,同时拿出更多优势资源向建筑工业化项目倾斜。在签字仪式上,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昆山市市长杜小刚等当地官员悉数到场。
此前,另一家建筑工业化老牌龙头企业长沙远大住工也与河南省首家获得特级资质的建筑龙头骨干企业——河南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市政工程甲级设计单位——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签署了建筑工业化合作协议,三方决定发挥各自的领军作用,在河南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在研究、设计、生产制作、施工装配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通过优势资源的有效融合,打通设计、制造、施工、装修一体化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河南建筑工业化的生产效率与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与水平。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一位资深专家认为,建筑工业化之所以在“两会”前夕升温,绝非偶然,而是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先锋”,建筑工业化不仅能有效应对和减少建筑业的产能过剩,也可成为房地产去库存的“利器”。他举例:如果采用工业化手段建造当前市场看好的绿色低碳建筑、智能住宅、健康住宅、被动式房屋、集装箱房屋,不仅可增加建筑、住宅的个性化、多样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还可提供更多建筑、住宅市场的有效需求。同时吸引产业链的不同企业共同推动建筑业、房地产业的供给侧改革。
据本报了解,二战后,发达国家已广泛运用建筑工业化投入经济社会发展。这种手段运用,并不局限于民众住房条件的提升与改善,更为“一石两鸟”的是,还可成为拉动和刺激经济的手段。但我国的建筑与住宅建造仍以现场浇筑等传统作业手段为主,新建建筑产业化程度不高,装配式建筑比例甚至不足5%。一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另一方面,也没能很好地发挥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对投资的有效拉动和需求的有效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