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要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房地产行业供给侧改革政策敲定 为你解析六条改革建议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15-12-03 08:22:55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托举政策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防止房地产硬着陆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后遗症,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问题,比如利好集中一线城市放大一线城市房价泡沫,再增三四线城市供应等。

  化解房地产库存被列为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四大歼灭战之一,房地产过剩将直接带来的是金融和经济系统的危机。

  多年来,作为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兼具了消费和投资的双重属性。房地产业的繁荣,不仅拉动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产业的发展,也拉动了装修材料、电器、轻工等产业的繁荣,也促进了相关服务业和金融业务的拓展。

  与此同时,房地产也是过去拉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亦是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目前的中国经济中,恐怕没有其他产业能像房地产业有如此全面的拉动效应。

  因此,选择在房地产业进行供给侧的改革,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而这样的改革方向也决定了未来房地产政策的新走向。

  为什么房地产要推动供给侧改革?

  一直以来,楼市调控的逻辑是侧重需求端,不管是限购、限贷抑或是购房和户籍政策挂钩均如是表现。

  然而,当前的楼市形式已经表明,楼市的需求端是有限的,2014年9月,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楼市托举,刺激住房消费的政策。21世纪宏观经济研究院认为,托举政策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防止房地产硬着陆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后遗症,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问题,比如利好集中一线城市放大一线城市房价泡沫,再增三四线城市供应等。

  也就是说,以刺激需求为主的房地产托举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进而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

  21世纪宏观经济研究院认为,让房地产市场回归消费品,力推房地产的供应侧改革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房地产问题,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 房地产 改革 投资 装修材料 供应侧改革 建材 物流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胜军]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9 手机: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