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牵手红星美凯龙 打响“双十一”家居行业第一枪
一个是中国家居零售第一品牌红星美凯龙,经营着全国超过1000平方米的163家商场,可谓兵强马壮。一个是中国最大的零首服务商苏宁,拥有从供应商、制造商到分销商、零售商的完整服务链。
一个有客户,一个有服务,二者联姻想必今后花样不少。苏宁无疑看中了与红星美凯龙的结盟后,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大数据和产业链资源支撑;而对于红星美凯龙而言,苏宁成熟的体系和服务链条也将给他一种更具辐射力和有效性的会员整合方式,由此升级家居行业的客群开发途径。
在“红星美凯龙&苏宁会员专享团购会”上,双方就表示在为期3天的活动启动期,苏宁会员可到红星美凯龙开卡享受专享产品、积分、现金、优惠和大奖,红星美凯龙会员也将享受苏宁专属商品和现金券等资源。
红星美凯龙的野心又何止于此呢。联手苏宁,这或许是红星美凯龙“向内,结合上下游资源精准蓄客;向外,跨界引流促新客群转化”棋局中的一步棋。不过,不得不说,这步棋很重要,因为通过牵手苏宁,培养和挖掘多渠道客群,红星美凯龙能得到更大规模的会员转化和大数据升级的效益。
今年国庆“黄金周”,红星美凯龙全国商户销量总额48.3亿,同比增长15%,其中会员平均客单价就达到3.27万,在十一销售中的贡献率高达61.7%。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即将到来的“双十一”,插足平京战役的红星美凯龙将获得怎样的收益。
互联网家装市场火爆 细数行业七宗罪
红星美凯龙牵手苏宁,并非第一个涉足电商的家居零售,也远非第一个踏足互联网家装的企业。自习大大提出了一个“互联网+”的概念后,被称为互联网领域最后一块处女地的家装也最终沦陷。从齐家网、土巴兔等建材、装修信息平台,到新浪、搜房等门户网站的家装频道;从国美、苏宁等家居卖场,到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从亚厦股份、广田股份、洪涛股份等传统装饰企业,到恒大、万科等一线房企;各路资本蜂拥而入,共同掀起了一场互联网家装革命。
据统计,近一年来,家装行业涌入了超过40亿资本,出现了超过一千家各种类型的家装电商。为了抢夺客户,占领市场制高点,大家搞起了马云玩剩下的“价格战”,但家装行业真正的痛点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只不过扣上了一顶话联网的帽子,痛点依旧是痛点。红星美凯龙作为后来者,也尚未拿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家装的七宗罪:
1、永远无法摆脱的增项。增项是家装中不可避免的痛。报价表中即使列出了条条框框上百个,也总有一些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预知的问题,而这些就成为了增项。甚至有的家装公司在做报价时故意含糊,让消费者无法辨别。
2、低价切入以次充好。从家装联手互联网的那一刻起,低价套餐就没有消停过,市场看好的情况下大量资本涌入,大家都开始玩马云玩剩下的价格战,以期一举多得市场的制高点,然而成本摆在那里,价格低下来,品质就必然被削减,使用过往的旧产品、库存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时有发生,装修质量也难以保证。
3、中间层太多层层盘剥。互联网家装公司本质上成为了一个大的中介机构,统一签单,然后再分包给设计机构、建材供应商、施工企业等单位,这些企业给独立设计师、装修队、建材生产商等等,层层分包,谁也不会傻到赔本赚吆喝啊。
4、设计水平低,花钱买未知。现在市场上活跃的互联网家装公司,基本都是所谓设计师签单,但是这些设计师都只是简单的进行初步设计,一般只会出草图,不会出效果图,客户看到的设计图永远只有简单的几根线条,具体的选材、配饰搭配出来的效果是什么样的,只能等装修完毕才能知道,不好看也已经没有办法修改了。
5、缺乏个性化。为了维持套餐价格,现在市场上的互联网家装公司推出的套餐都是标准化产品,而家对于每一个业主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自己最亲密私密的空间,想要属于自己的个性。市场上推出的套餐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装修出来大家谁也别瞧不起谁,都是一个鬼样。
6、工期无保障。虽然各大互联网家装公司都声称工期短,但由于短时间内订单井喷,分包单位生产能力、用工队伍都存在严重不足,每个公司的时间都需要协调,难以顺利衔接应对突如其来的大量订单,必然会造成工期无限延长。
7、维修难。虽然业主是跟家装公司签的装修合同,但是负责维修的是实际的各分包供应商等,业主需要反馈问题需要维修可能需要层层提交申请,一个环节出现纰漏或者信息不通,那维修就会出现很大问题。
当然,您说互联网家装不止这些问题,小编承认,但互联网家装刚刚起步,问题难以避免,我们还是需要给他们一点时间的。这不,经过近一年的乱战,小伙伴们还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的:参战选手日益增多,蛋糕越分越小,电商环境鱼龙复杂,想要出师光靠莽劲拼价格是不行的,品质才是家装最根本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