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巴兔、爱空间、家装E站……“互联网+”风靡之际,众多互联网家装平台也应时而生,互联网+装修的新型模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在互联网家装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网上承诺难以兑现、施工纠纷相互推诿、施工人员难以规范等问题也开始显现。那么,互联网家装是否值得信赖?发生纠纷又该如何解决?
网上承诺能否兑现?
●部分家装网站展开强大宣传攻势,各种促销眼花缭乱
“验房专家免费上门量房,多套报价方案全面PK”“从毛坯到精装只要20天”“资深设计师免费设计”……打开互联网家装网站,一连串吸引眼球的宣传口号让人很动心。
“买建材跑断腿,讲价格说破嘴。”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装修是一件“想说爱你不容易”的事。相比传统装修费时费力,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家装提高了装修过程的透明度,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面对庞大的装修市场,土巴兔、爱空间、家装E站等各类家装网站迅速崛起。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到今年,家装电子商务规模将达到2050亿元。各家网站对消费者展开强大宣传攻势,各种促销让人眼花缭乱,不仅有价格优惠,还承诺优质服务。
但是,也有部分家装网站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夸大其优点,无法兑现承诺,容易对消费者产生某种误导。
前不久,在深圳某保险公司工作的肖潇买了新房,通过齐家网把家里的装修业务包给了某装修公司。“本以为网站免费提供的第三方监理服务可以让我省心不少,没想到还是出了岔子。”
“不知道网站是不是从没审核过下面装修公司的相关资质,请来的监理也不知道是不是有证书,到了约定的交房日期,房子的装修仍然没有完成。”肖潇说。
上海浦东新区潍坊三村居民郑姝在装修时也遇到了类似问题。“监理工只是随便看了看,没交流几句就直接签字走了。原本看到网上说水电验收监理都会测水压,剪开电线测真假,怎么轮到我家什么都没有!”
郑姝忍不住抱怨说:“当初说得那么好,结果服务态度实在令人失望。”她打电话向客服反映相关情况,可客服只说问题已被记录,并未在规定的36小时内给出解决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张挥认为,家装网站应当严于律己,杜绝虚假宣传。如果企业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仍然制作发布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权益损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依法处理。
碰到纠纷怎么办?
●装修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有的家装公司和装修平台网站相互推诿
“现在真不知道找谁说理去,早知如此,当初就不会图省事上网找互联网装修平台了。”北京平谷区的王涵近来一直为家中的烂尾装修犯愁。
王涵夫妻俩平日忙于工作,一个多月前他们把家中的装修委托给了一家网站。“看到网上说从毛坯到精装只要20天,每平方米699元的价格也挺实惠的,还有自己的装修工人,我就毫不犹豫地选了这家公司。”
起初王涵对互联网家装也是半信半疑,为此还特意去看了这家网站提供的样板间。“签合同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装修都会按照样板间的标准,但装修开始后,他们送来我家的同一批地砖竟然是两个不同的牌子。”
王涵说,从开工到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不仅工程没能在20天内完工,而且踢脚线严重断裂,厨房(厨房装修效果图)水管漏水不止。王涵多次和网站沟通,这些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刚开工的时候,监理和工人还每天会在微信群里向我汇报施工进度,现在交完钱他们就完全不管了,每次找监工都说‘明天再来’,可到了第二天又推说要忙其他事情。”
装修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家装公司和装修平台网站相互推诿,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家装由木工、电工、水泥工、油漆工等各独立环节串联起来,由于工程项目较为复杂,业主对于家装知识不了解,很多公司制定了一套监督体系,聘请专业的第三方质检专家定期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但这种第三方监督也可能流于形式。
前段时间,上海杨浦区四平路某小区居民周婧通过一家装修平台找到了某国际设计公司来承包家中的装修项目。开工第一天,她和网站监理到现场查看开工材料,却发现装修用的电线并不是她想要的合同中那一型号,同时还多出一批根本用不着的管子。
“网站一方说是按照设计公司提供的单据发货,而设计公司却说是网站因为自己默认的货源发错了。”周婧随即要求网站补送新货,但网站与设计公司相互推脱责任,表示难以协调人员再次送货。
“面对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类平台和运营模式日益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监管难度。”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新华表示,许多互联网家装平台并无监理资质,一些网站所谓的“样板间”因各方面材质和标准无法固化,很难成为实际装修过程中的质量依据。许多业主往往在缺乏充分考虑的情况下便与网站草率签约,等到发生了纠纷无人担责时,才发现早掉入网站设下的圈套,而这种情况也会让维权变得十分困难。
黄新华提醒消费者,在与网站和家装公司签约时,应当认真研究合同条款内容,尽量争取更多的利益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