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8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调整扩大和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需要环评的项目逐渐增多,想吃蛋糕的人也在成倍增加。于是,大批挂靠企业产生。
“另外,一些曾经的环评机构员工,也看准了市场机会,跳槽出来自己当老板,找一家单位挂靠资质开展环评业务。”张磊说。他本人也是这样成为公司老板的。
大量挂靠使得环评市场价格逐渐被压缩。“他们不需要有资质的人员、不需要专业设备、不需要前往现场,于是成本便可以被极度压缩。其市场报价,甚至比有资质单位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环评的成本价还要低。”
有资质的环评机构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将资质出借,通过挂靠费增加收入。资质出借给更多的单位,环评价格进一步被压缩。环评机构资质挂靠愈演愈烈。
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影响了整个环评行业的健康发展。一些受访的老环评从业人员表示,在环评行业继续工作,收入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有环评人正在从环境污染源头控制的环评工作,转向位于末端治理的环境工程。“做环境工程,一单的收入能顶做环评一年。”张磊说。
4节节失守
一份环评报告的出台需要经过项目建设方、环评单位、专家评审、公众参与、政府审批等数个环节。这些环节何以节节失守,致使挂靠行为肆意横行?
“这几个方面本应是监督与制约的关系。然而实际上,这几方处于共同的利益链上,是利益均沾而非监督与制约。”一名乙级资质环评机构负责人表示,“建设单位并不关心环评单位是否为挂靠,在乎的只是花费最少的钱,把手续办齐,拿到批文顺利开工。”
于是,挂靠单位可以顺利接项目挣钱,建设单位花费较少的成本使得原本通不过环评的项目通过,拥有资质的单位零成本赚取了不菲的挂靠费用。“利益均沾,看起来对谁都有利,但这其中受损的,只有环境。这笔账该由谁来埋单?”这位环评机构负责人说。
随后的专家评审和政府审批环节,亦没有实现对资质挂靠问题的把关。
在上述环评中心官员看来,通过专家评审发现资质挂靠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挂靠单位编写的环评报告书,质量普遍较次,评审环节能够做的,就是从内容上进行把关,提高挂靠单位完成环评报告的成本,从而间接遏制挂靠行为的发生。”
而公众参与环节中的不透明等弊病,则早已被舆论诟病多年。
对于环评机构资质挂靠的问题,刘跃已多次给环保部写信。刘跃认为,在环评报告书中,附一张环评单位项目负责人在现场的照片,或直接要求项目负责人到现场,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资质挂靠的发生。
上述环评中心官员亦赞同刘跃的观点。“这样一来,就会增加挂靠单位的成本,其挂靠积极性就会下降。”
然而,刘跃每一次向环保部写信最终都杳无音信。更让刘跃不解的是,他每每将环评机构资质挂靠的举报材料递至环保部,其网上的公开证据便会随即消失。
另有上述从业十年的环评人士建议,应该要求建设单位将环评款项直接打入环评单位银行账户内,并由环评单位开具发票。这样一来相当于把无资质的挂靠单位从金钱结算上架空了,挂靠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