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综合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是快速的,而人们对健康生活理念的日趋认同及追求,又对医疗建筑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公益设施的医疗建筑,无论是综合医院、专科诊所,还是健康理疗机构、护理中心,如何在建设过程中贯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一理念,都值得深入探讨和反思。
理想的医院建筑建设程序应包括完善的前期策划、细致的工艺设计和实用的用后评估体系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格伦曾对中国、英国、美国现行的医院建设程序进行过比较。美国的常规建设程序是:设计前期工作—场地分析—方案设计—设计发展—施工文件—招标或谈判—施工合同管理—工程后期工作(按建筑师服务范围)。英国的常规建设程序是: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大纲或草图规划—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或施工图—生产信息—工程总表—指针—合同(项目计划、施工、竣工验收及工程反馈)。而中国的基本建设程序是: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评估—编制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交付使用。
格伦教授认为理想的建设程序应该加上一个前期策划,让过程细化一些,再加上一个工艺设计和使用后评估的程序: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评估—方案设计—工艺设计—设计发展—施工—交付使用—使用后评估。这样就把整个程序固化下来,并且在发改委制定的原有程序的基础上,针对医院建筑特殊性形成新的建设程序。
工艺设计实际上伴随着整个设计过程,从前期策划到交付使用。不是说在方案设计步骤之后突然进行工艺设计,而是说一开始就做整体的医疗规划。比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在做天津泰达医院项目的时候,医疗规划、功能设计一直伴随着设计全过程,各科室的功能空间需求都有详细的房间清单,但也有部分滞后(比如引进设备的型号和厂家还不清楚),这部分设计先预留空间,安装时用最小的改变达到最终要求。当然,这些不是建筑师一个团队就能完成的,而是多个团队共同合作。在德国也是这样,有专门的咨询团队和建筑师团队共同工作,解决每个阶段提出的医疗需求,建筑师只负责做建筑设计,这样才能使好产品得以实现。在国外,咨询服务的收费和设计收费是差不多的。
格伦教授在朝阳医院调研中还发现了新旧建筑联系的问题。新建的几栋建筑之间以及它们与旧建筑之间的交通联系解决得还不是很好。因为老医院本身流线就有问题,再加进来新建筑,又产生新问题。他认为在新旧建筑之间加一条“医疗街”就可以很简单地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患者从门诊到住院部是通过影像中心的信道过去,所以导致大量人流的交叉。其实完全可以加建或者改造一个公共通道,通过新建筑把老建筑的问题一并解决。
绿色医院就是在医院的全生命周期对减少环境破坏,缩减资源消耗
台湾许常吉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许常吉认为,要建设绿色医院,从设计开始就要突出四个特性。首先,规划设计必须达到科学确立医疗功能的目标,以充分满足医疗需求为最高原则;要有思想方法确定平面功能布局、医疗流程、保障流程、各部位的构成与面积及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等要素,确保投入使用后能够顺畅、高效运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观念;功能分区合理,解决好医疗与生活分区、洁污分区,体现人文关怀;要实现交通分流,病人及家属与医务人员通行分流,外来车、内部车、救护车、物流供给车、污物运送车等交通分流,确保良好秩序;要把规划作为法规,确保所有建筑物的建设均依据总体规划进行。
要全过程把握建筑安全。绿色医院建筑,从选址就要考虑医疗建筑场地无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在建筑场地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及有毒物质等危险源;建筑构造设计必须能抵御、承受强风、暴雨、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过程严格执行设计标准,按规范施工,避免为省钱降低标准或偷工减料,杜绝“豆腐渣工程”,确保从建筑安全上成为患者放心医院。
要全方位节地、节水、节能、节材,避免盲目追求越大越好。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做到适度规模、合理布局、节省土地资源。
要注重建筑的环保生态。绿色建筑的环保就是要通过选用环保设备、环保材料、环保涂料和环保技术,达到良好的环保效果。为了使绿色建筑达到生态效果,要尽可能利用自然环境与相关因子(如阳光、空气、降雨量、绿地、树木等),以满足需求,降低能耗,避免不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任何环境因素,有效保护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中国医院建设最大的问题是集成化系统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
医院建设其实包含了从最初定位到未来发展的一个过程,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系统化、集成化,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整个国家的医疗体系、资源的集成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大型综合医院不停地建、不停地扩,还是人满为患的原因。实际上,中国医院建设重复了交通问题的解决模式——堵车就拓路,拓路反而更堵车。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控制不了人数。
优地易国际建筑设计(北京)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涛曾在2000年去调研日本的医疗体系,发现日本以前和中国一样,后来做了改变。日本有一个“医疗圈”的概念,首先在第一个医疗圈里筛一遍,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直接前往大医院就诊;凭着第一个医疗圈里医生的转诊推荐,才能进入第二个医疗圈;第三个医疗圈实际上就是日本相对高端、集中型的大医院,以此来控制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医院相应进行设计,才有可能预见到今后发展的规模。就诊人数控制不了,就永远无法对医院进行合理的定位。这是目前中国医院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而且几乎所有的大医院都面临这个问题。
再有就是怎样提高效率的问题。中国很多医院的人才浪费现象很严重,硕士生、博士生很难进去,进去了有时候也是一些闲职,但往往有些部门还是缺少医师。资源的浪费还包括设备的闲置、低水平且重复的建设。
李涛认为未来影响医院发展的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云计算”这样一个后台。IPAD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服务器,IPAD只是一个看得见的终端,终端的形式和形态可以随时改变,因为实际上它的处理能力依靠的是背后的综合平台。如果医院有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服务器,所有部门共享这个平台的时候,医院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比如目前英国医院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术室模式——仓储式手术室。在一个300-400平方米的大手术室里有4张手术台。正是因为这种集成概念,85%的医生认为它远好于传统的手术室,尤其对于外科手术来说,一个专家组可以同时照顾4台手术,对于教学观摩等各方面的需求也非常有效。效率提高以后,单位处置能力得到提高,设施周转马上就快起来了,就是说医院的系统是协调的。病床、手术室和医生的数量要匹配,一个医院必须得把这个系统控制好,不能床不够就加床,手术室不够就加手术室,这永远解决不了效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