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星光初现
在这一时期,带领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契机来自长三角。1990年4月,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上海浦东的开发成为当时中国推进对外开放的一个标志,也成为后来10年里面中国开发开放的重点,上海成为开放的重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该地区的建筑装饰公司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大规模涌现出来,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1986年,江苏省苏州市吴县成立了一家建筑装潢园林工程公司,这是一家县办集体企业。6年后,该公司历任技术科长和副总经理的朱兴良和一家韩商合资成立了一家建筑装饰公司,它就是日后盛名煊赫的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朱兴良带领的金螳螂公司秉承螳螂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建筑装饰行业第一家上市的企业。
1989年,丁欣欣凭着其果断自信的决策力和做木匠时创下的良好名声,靠着前几年干木匠活儿辛苦积攒起来的2万多元本钱,创办了上虞章镇工艺装潢厂,这是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丁欣欣勤奋、执着、精明、大气,在20年时间内,将一家偏居于浙东小镇的乡村小厂,发展成为一个构建了以公共建筑装饰、高端住宅精装修和建筑幕墙三大主营业务组成的装饰产业链,形成了“大装饰”格局的装饰巨擘;一个发展方向明确、管理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的上市公司,成就了一个传奇。
1989年,上海市建筑装饰协会和江苏省建筑装饰协会同时成立,1992年7月,浙江省建筑装饰协会成立。行业协会的成立无疑标志着一个行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说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长三角地区的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考验——危机阻挡不住发展的脚步
1988年-1992年,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的第一个生产过剩的危机和第一个下降周期。从1988年的经济过热、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抢购风潮,到1989年国内局势的动荡、西方制裁、第三次宏观调控、“三角债”的风行以及1990年开始的苏东剧变,中国的改革遇到了诸多干扰。基础设施建设停滞,刚刚兴起的中国建筑装饰业面临困境。
1989年7月,国家计委、物资部、建设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联合发出通知,严格限制生产、使用建筑用铝门窗及铝装修品。
1989年8月,国家监察部查处了中国工商银行3名用4万余元公款高标准装修住房的副行级(正厅级)干部。
1990年6月,中共中央纪委通报党员干部违纪建私房和高标准装修住房典型案件。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大气候下,人们对美的追求依然不可阻挡。
当时中国还处在单位福利分房的时代,分到房子的人们入住前总不忘将新居装饰一把。简单的可能仅仅是粉刷一下墙壁,但更多的人选择精心装饰他们的小家。
《人民日报》1992年9月29日刊登的《室内装饰热透析》这样描述一个小家:“这是北京的一个普通新房:四壁是米黄色高泡壁纸,木质窗帘盒上挂着落地丝绒窗帘,五彩吸顶灯高悬,地上铺紫红色木板,显得雅致而舒适。” 文中还记述了一个抽样调查:近年乔迁新居的322户居民,搞室内装饰的居民有284户,装饰率高达88.2%。
正是这种需求使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曲折时期依然持续增长,1992年,中国约有室内装饰设计、施工企业2万家,职工80万人,年产值约150亿-200亿元。北京饭店贵宾楼、亮马河大厦、广州白云宾馆、上海城市酒家等精品工程的完工,表明中国装饰企业已初步具备参与国际招标的竞争能力。国内中高档宾馆的装饰材料和用品国内配套率由80年代中期的20%-30%上升到70%-80%。与此同时,家庭室内装饰热在城乡持续升温。仅北京市这几年新开张的装饰材料商店约有几千家。地处西北的兰州市也有几百家出售装饰材料的商店摊铺,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的改革开放终于洪波涌起,再掀高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现代建筑装饰行业也迎来了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