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地方保护主义、建筑领域犯罪、职业病……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中,代表委员罗列出各类涉及建筑业的“顽疾”。如何解决这些行业中的“老大难”问题?“两会”中,多位建筑业相关人士开出了他们的“药方”。在此,本报综合了多位人大代表针对建筑行业种种弊端的给力建言——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宝成表示,建筑行业分割、地方保护,阻碍了全国性建筑市场的形成。
尽管相关法律越来越完善,但地方保护仍旧存在,手段更加隐蔽。“主要表现在要求非本地企业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以备案制手段限制非本地企业参与投标;要求竞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到达投标现场;要求非本地企业缴纳名目繁多的保证金等方面。”许宝成说。
对此,他认为,首先应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增加诸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本地区以外的企业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备案,招投标活动中不得强行要求法定代表人到达投标现场,不得设置任何门槛以限制外地企业参加投标”等;其次,建立全国统一的招标投标监督机构,目前国内招投标监督体制为各部门分散管理,缺乏统一的第三方专业监督机构,容易造成监管缺位和滋生腐败等问题。
在地方保护主义的背后,是地方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的恶性竞争。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70414家,大量规模和实力相似企业经营领域趋同,在市场上相互之间一味地进行价格竞争,垫资、压价、不付工程款和拖欠工程款现象到处可见,各种恶性竞争行为导致建筑企业“优不胜、劣不败”的结果。
谁盖楼谁把资金充足到位
作为本届全国人大31名农民工代表之一,山东三箭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油漆粉刷工陈雪萍作为农民工群体代言人,最关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她建议,在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时,要注重审查建设资金的落实情况,加大对建设单位的监管,做到“有多大的荷叶就包多大的粽子”。
陈雪萍说:“政府对农民工欠薪问题很重视,比如成立清欠办公室、安排专人处理等等,但治标不治本。在我周围每年还是有一些人被欠薪。每年年底,都有农民工聚众讨薪事件的发生,激化了社会矛盾。”
陈雪萍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建设单位,“一些建设单位资金不足,仓促上马,让施工单位垫资开工,出一元钱,让施工单位干出五元钱的活来。施工单位拆了东墙补西墙,左右为难,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不断发生。”
陈雪萍说:“谁盖楼谁就要把资金充足到位,不能让施工单位背着锅背着碗地给你盖楼,让农民工兄弟们流汗再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