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要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拒绝复制 上海迪士尼何以“后生可畏”?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陈梦妤  时间:2013-03-01 14:57:51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跨过“七年之痒”,香港迪士尼终盈利;坐拥内地资源,上海迪士尼先声夺人。

  香港迪士尼乐园终于成功跨过了“七年之痒”,扭转了世人对其的“亏损园”印象。

  相关阅读:上海轨交迪士尼乐园站童趣特色装修 与迪士尼乐园同期开通

  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投标迪士尼“技压群芳” 香港迪士尼为什么开园七年才盈利

  日前,该园公布2012年财报,其去年首度实现盈利1.09亿港元,总营业额达42.7亿港元,较前年增长18%;入场人次达673万,其中香港本地游客占33%,内地游客占45%,其余22%为国际游客。

  而距其约1600公里的上海迪士尼虽未开业,却因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而被业界寄予了极高期望。著名旅游专家、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博士预测:“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后有望在3年~5年内实现盈利。”

  合作模式欠妥 致“迪士尼盈利怪圈”

  公开资料显示,香港迪士尼是由华特迪士尼公司和香港特区政府合资的,共注资32.5亿港元,后者控股57%。当时预计开业后5年~15年内每年有1000万人次客流,开业第二年实现收支平衡,资金回报率为25%。但事实上,自2005年开门迎客起,香港迪士尼的游客数就未达预期,前3年游客总量仅为1380万人次,并连年亏损。

  事实上,业内一直有“迪士尼盈利怪圈”一说。据全国房地产商会理事、上海乘星行行销服务机构总经理李骁介绍,包括香港迪士尼在内的全球大多数迪士尼乐园在开园后相当长时间内都处于亏损状态,究其根本原因,合作模式“首当其冲”。

  “迪士尼乐园的海外运营模式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日本模式,即由政府提供土地和绝大部分建设资金并控股,日常管理工作则交给美方团队,并每年向迪士尼公司支付品牌费和经营收入提成。迪士尼方面即使出资,金额也不会很大。第二种是香港模式,即由迪士尼方面向合作方派驻高层管理团队,提供品牌使用权,同时抽取7%的品牌费;合作方提供所有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并向美方支付品牌费、管理费和高管工资。”李骁说,“在迪士尼的盈利模式中,依托文化内容开发衍生消费品是核心。而在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合作方案中,虽然门票收入的50%归香港方所有,但这远不是迪士尼盈利的核心,且香港方并无从迪士尼的衍生产品和服务中受益,这直接导致其开园后连年亏损。”

  上海版迪士尼 坐拥天时地利人和

  如前所述,香港迪士尼此次盈利,内地游客功不可没,预计于2015年开业的上海迪士尼乐园,更因其拥有广阔的内地市场而被业界寄予了极高期望。刘思敏表示:“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前景非常好。因为一有迪士尼这个世界级品牌作保证,二有上海这个远东第一大城市和长三角这个中国第一大经济增长极为客源依托,三有中国巨大的度假休闲消费人群,四有极为便利的交通等基础条件。”

  刘思敏指出,以迪士尼、欢乐谷等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可复制性很强,必然强调消费的重复性,注重游客的回头率,因此,它们的客源是区域性的,必须考虑一定半径内相应足够的消费需求,而对此具有最大约束力的因素不是单纯的人口数量,而是以这个主题公园为中心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就是这些人口对这种主题公园产品的认可度以及消费能力。这也是迪士尼在中国内地首选上海而非成都(尽管成渝经济区在西部首屈一指)的最主要原因。

  他还表示,香港迪士尼乐园刚实现盈利,预期一般。第一,香港迪士尼的规模太小,离主城区较远,且前期用于拿地、填海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过高。上海迪士尼则可避免上述问题,首先是土地成本低于香港,其次是基础设施较完善。第二,上海迪士尼的合资模式更合理。第三,香港迪士尼先天不足,所在地人口较少,虽然近年来内地游客大量前往,但由于仍需一定的边境手续,因此市场前景远不如位于经济最活跃、人口众多且消费水平较高的长三角地区的上海迪士尼。

  建筑企业 有望从中分羹

  对于上海迪士尼的发展,李骁还作了SWOT(企业管理战略分析法,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等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上海迪士尼的首要优势自然是迪士尼的核心优势,即品牌优势,目前迪士尼仍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主题乐园品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是其能够成功的核心所在,而迪士尼乐园的管理、人才和创新能力也为其日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劣势方面,迪士尼毕竟属于西方文化,如何接地气实现创新,既保留自身特点,又适应本土市场是一个考验。另外,人才本土化、适应当地法律等问题也应着重考虑。机会方面,中国是全球排名第二的经济体,且人口众多,上海又是龙头城市,随着经济发展,旅游和各类文化消费正在升级成主流。外在威胁方面,东京、香港和上海的3座迪士尼乐园距离太近,都位于亚洲,不可避免会有竞争;内在威胁方面,国内各类主题乐园数目繁多,良莠不齐,暂且不论经营状况如何,必然会分流部分客群。”

  他还指出,最重要的是避免“迪士尼盈利怪圈”,合作之初就应该直指迪士尼盈利模式核心,不应该是旅游+地产的合作模式,也不应该侧重于门票收入,而应该抓住迪士尼文化、旅游商业的核心。迪士尼板块已经成为上海土地市场的重点板块之一,各类项目建设蓬勃发展,对建筑企业而言意味着商机和市场份额,但要抓得住,还需要内外兼修,专业实力和品牌都要过硬才可以。

  刘思敏则表示,上海迪士尼采用的是度假区开发模式,由组委会统一开发管理,把各项目发包给建筑企业。由于迪士尼乐园不是标准化建筑,加上周边配套旅游地产的开发,工程巨大,形态多样,对于当地建筑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后有望在3年~5年内实现盈利。”刘思敏预测。

  刘思敏:主题公园选址的最核心要素,是其所在地是否具有足以支撑这个主题公园正常运营并获取利润所必需的客源规模或消费需求。

  国内多数主题公园在设计上没有规范性模式,也并非简单模仿国外先期开发的成功范例,而是在国内同行间低水平抄袭、重复;主题创意不足,演绎手段单一,建筑设计模式化、平面化,很难体现主题的文化底蕴。在规划、设计、建设中,国内不少主题公园虽然很重视审美和建筑布局的价值,却少有能够体现主题文化的精品建筑,游客的心理需求动向更是被普遍忽视。

  而国外主题公园的发展特别强调地理位置对经营成败的关键作用。主题公园选址最重要的不是它位于城市的哪个位置或是否在两个城市之间,而是选择在哪个城市或城市群规划、投资、建设。决定其成败的最核心要素,是其所在地是否具有足以支撑这个主题公园正常运营并获取利润所必需的客源规模或消费需求。

  主题公园虽然名为公园,大多却并非由政府投资、建设、维护,因此,虽然是公共空间,主题公园并不具备类似于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公益性,它的公共空间特征与商业设施相似。我国在进行主题公园的规划建设时,应更加突出主题公园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政府适当引导,更多地借助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产生具有国际性影响、可以与迪士尼相提并论的主题公园品牌。不过,深圳华侨城的欢乐谷已经在深圳、北京、上海、成都、武汉落地,形成了全国性布局,在亚太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深圳华强的方特欢乐世界也以连锁形式在国内二线城市取得了快速突破,两者堪称国内主题公园的领跑者。

关键词: 上海 迪士尼 香港迪士尼
分享到:
[责任编辑:佟凤]
免责声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别标明中装新网原创稿件的内容,其他均来自于网友投稿或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所发布图片或文字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工作人员予以解决。QQ:2853295619 手机: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