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应求拉高工资水平
这两年民工的工资的确涨了,还涨了不少。
“单说建筑工的话,供不应求是造成工资上涨的主要原因。”老王说。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比较差,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来做这行了,而公司招工的时候,出于安全考虑,也不喜欢招50岁以上的人。再加上这几年西部也在开发,很多在中西部的民工宁愿留在家乡干活,建筑工紧缺导致工资上涨很快。
“再加上部分大型项目为了赶工期,破坏了行业价格,一下子将工人的薪资拉高,让别的工地难以承受。”老王说。
从事职业中介的王先生也表示,建筑工、月嫂、保姆在市场上的确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月嫂的工资涨得太吓人了。以前的人需要月嫂吗?现在的人请月嫂,似乎存在一种攀比的心理,别人请了,我也要请,结果月嫂火了,工资越来越高了,有时候有钱还请不到。”他说,需求刺激了这些工种的工资上涨。
另一位职业中介人员认为,有不少月嫂的服务质量和开出的价格并不成正比。“培训很短的时间后上岗,其实还不如一个有经验的保姆。”
高薪背后是否有保障?
民工工资表晒出来后,有大学生笑言自己被民工“秒杀”,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还不如去当泥瓦匠。但是,民工高薪的背后,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黄先生是江西人,在泉州当一名建筑工,他租住在一幢很旧的老房子里,4户合租,每月房租200元。“有时候一出门就要20多天,住在工地上。我老婆刚怀孕,大女儿还很小,她们在家里我挺不放心。有时候一下子在家里休息十天半个月,没收入也很担心。”黄先生说,他们没有医保和社保,没有公司,如果活断了,都不懂得该怎么办。
相对于普通白领来说,虽然他们拥有高薪,却没有长久的生活保障。
“赶工的时候,他们一个月根本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工地上分早班和晚班,通宵干活,工人的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很正常。”工地监理陈先生说,这个工程结束后,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下一份工,全靠运气。他们和白领不一样,不是永远有一份固定工资做保障。
“高辛”人群
应得到更多关爱
在工地上,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一幕:工人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接住地面上同事抛上来的砖块,旁观的路人常常要为他们捏一把汗。有没有想过,如此精准的抛接技术,需要多少年的积累才能达成?
民工高薪引人热议,不少人惊呼读书不如当民工,也有不少人直言,民工付出的血汗值得这样的酬劳。
一份简单的民工工资表,在短时间内引来如此多的议论,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是人们对高薪的向往。从另一个角度看,所有疑惑的产生,只因不少人对民工的生存状况关注太少。
他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他们伤病时是否能享受到医疗保障?他们是否为年老之后没有社会保障而忧虑……作为建设城市的生力军,他们虽然拿着“高薪”,但也是一个“高辛”人群,理应得到更多关注和关爱。
希望民工高薪热议潮过后,他们可以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福利。他们的高薪不应只是月薪,而是能够拥有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