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农民工上大学的有排水集团的宋占山,据他描述,自己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在2000年,劳务派遣制度风行一时。在劳动法出台之前,各种大型国企有近1/3属于劳务派遣,建筑工地的工人则全部属于劳务派遣工人。宋占山也是在2010年之后才与公司签订了正式员工合同,这次企业推荐培训的员工大基本上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企业在用工的时候为减低成本,规避法律风险,大量使用派遣用工,结果派遣用工成为建筑企业的主要生产力,脱离于派遣用工在法律上规定的“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派遣工不是本单位的正式员工,福利待遇实际上要差很多,所以建筑工人总是游走于各个劳务派遣公司,来寻求稍好一点的薪金待遇。他们常常是在工地之间自由选择,这一点也令建筑企业颇为头疼。
建筑企业的农民工常常在全国各地奔波,受制于劳务派遣公司,更有大批没签订合同的工人在各工地间穿梭,所以,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长达两年半的学习是很难做到的。
多种形式帮助建筑工人
像城建、建工等大型企业也在通过其他方式提升建筑工人素质。这类企业的外施承包队是固定的。他们选择的外施队都是素质较高、技能过硬的队伍,由于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所以会以多种形式提升外施队的职工素质。
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指导委员会也不忘时时刻刻帮助建筑工人。其相关负责人称,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农民工小教员培训”,通过培训建筑工地上有一定素质的工人(比如班组长)来传播建筑知识,再由他们把技能传递给工地上的农民工。另外,北京市总工会经常赠送一些建筑教材给工地上的农民工。
为了加强农民工对建筑资质的重视,北京市总工会推出“技能培训促就业”,给予农民工培训的机会,对取得资质等级的农民工奖励200元。
长达3年的“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依然在进行着,北京市总工会提供职业技能光盘和放映设备到建筑工地上组织工人观看。另外,给一些大的企业,如住总集团配备流动数字放映机,由企业组织各地的员工收看。
最近,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还推出了“学习超市”计划,职工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课程。“学习超市”包括网上学习超市和实体学习超市两部分。前者囊括了视频、图书等资源,具备网上学习、在线考试、信息查询等功能;后者集教育资源、课程体验、资源发布于一体。目前,西城、东城、海淀、朝阳、通州区等8个区的实体学习超市已初步建设完成,预计2013年投入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