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媒体报道称,某温州夫妇购买中海地产在沪项目后发现,房子未按合同配备燃气管道;保利地产北京1700万别墅项目无电漏水,房屋质量问题高达80处;绿地集团北京房山区绿地新都会·国际花都项目业主表示精装修存在质量问题,坚持维权不收房。
“银十简直成了豪宅丑闻曝光月了,”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精装修房质量缩水问题已经屡见不鲜,甚至有开发商对外宣称的精装修标准跟实际应用到项目中的成本相差很远。
“例如开发商宣称某项目精装修标准为3000元/平方米,但实际装修成本可能只有1500元/平方米,”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开发商压低装修材料成本价格,材料供应商的利润非常低甚至成本价供应给开发商,这样下去难免有“以次充好”的地板等建筑部品混进开发商的精装修房里。
对此,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上述情况确实存在,而且往往发生在知名开发商的精装修产品上。宋延庆表示,大型开发商一般在房子卖给业主之后再付款给建材供货商,而部分建材商则为民营小作坊工厂生产,资金链紧绷,要维持正常运转和利润率自然也会趋向于压低产品生产成本,质量可能就无法过关。
除此之外,有分析人士也称,开发商质量管控不严也是精装房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尤其问题爆发后,业主与开发商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矛盾争端不断升级,有的业主维权之路要长达三五年,这对开发商品牌建设和业主的资产与时间成本是一种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