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正在困扰着中国各大城市。在此背景下,各大城市将目光纷纷投向了地下,希望向地下要空间。各大城市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地下造城”运动,不仅如此,各地还正在推出更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然而,到目前为止,公众对地下空间开发的概念还十分陌生,而地下开发也存在着安全、成本和管理等诸多风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宏观层面的管理指导、法律规范的前瞻性以及技术的保障性都还存在短板。在此情况下,我们对大规模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必须谨慎。基于此,本期我们将聚焦该话题,以期引起公众,尤其是有关部门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关注。
一轮大规模的“地下造城”热潮正在全国诸多城市中兴起。
日前,沈阳发布的《沈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显示,到2020年,沈阳市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000万平方米,相当于113个天安门广场,地下将形成8座新城。
伴随着城市中心区的开发、旧城改造以及地铁、隧道、共同沟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地下空间开发进入一个加速期。
到目前为止,已有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杭州、深圳、青岛等几十个城市编制了面积庞大的城市地下空间的专项规划。诸多迹象表明,在中国,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即将迎来高峰。
然而,令地下空间专家担忧的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可能会成为各地政府政绩比拼的新赛场,一哄而起、一拥而上、盲目开发、贪大求全。“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一旦出现大的疏漏,后果不堪设想。”专家表示。
地下空间受地方空前关注
8年之后,沈阳的地下将可能出现十多层的“高楼大厦”。
日前,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发布了《沈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下称《规划》)。到2020年,沈阳市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0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的开发规模将是现如今的4倍以上,人均拥有地下空间建筑面积将达到6.8平方米。
辽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曲赜胜表示,从地质条件看,沈阳的地下属于中砂层,适合地下空间的开发。从技术开发角度,难度不会太大。而且,随着沈阳城市规模、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加强对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无疑是件好事。
“沈阳近年轨道交通发展很快,1、2号线已经通车,沈阳地铁9号、10号线11月中旬即将开工。4号线一期也将于2014年启动。轨道交通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关键是带动沿线土地的综合开发。对一个地区的土地和房地产的大规模立体化高强度的开发,这个开发肯定会带动地下空间的开发。”曲赜胜说。
专家表示,地下空间利用对于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建设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综合症”,对提升城市整体发展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沈阳针对地下空间的专项规划,在大城市当中并不超前。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数量快速增长,体系不断完善,在我国一些实力较强的城市已初具规模。沈阳及早对地下空间做出控制性规划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但《规划》的发布单位--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似乎没有做好准备来应对媒体对《规划》的进一步探寻和关注,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不只是沈阳,就在2012年,关于地下空间的规划、开发等信息密集发布,中国各地对地下空间的关注热情空前高涨。
记者注意到,2012年8月,《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十二五”规划》正式印发;《广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纳入今年编制计划;昆明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完成初稿;浙江的嘉善县走在了很多大城市前面,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也全面启动……
有专家形容此景象不仅是“热火朝天”,还颇有“争先恐后”的意味。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已有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杭州、深圳、青岛等几十个城市编制了城市地下空间的专项规划。
从地下开发规模来看,最具想象力的还是北京。目前北京地下空间面积已达到3000万平方米。根据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地下空间建成面积将达到900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面积将为5平方米。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认识也在加深。很多城市意识到,曾经只是梦想的“地下造城”,看来并非想象中那样遥不可及。似乎,脚步可以更快些,胆子可以更大些。
提出“规模化造城”的设想,武汉最早。2008年武汉市通过规划,尝试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计划用10年的时间打造4座新城,建设200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堪比60个中山公园。目前,武汉在建的地下商业项目即达30余个。
沈阳刷新了武汉的构想,计划打造8座地下新城。5000万平方米的地下建成面积,总量不及北京,但人均拥有地下空间面积却超过北京,将达到6.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