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给人类带来光明。从本月起,这一伟大发明将逐渐在我国退出历史舞台。根据国家五部委去年底《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我国从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到2016年,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
禁令实施一周,本报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多家灯饰市场,发现100瓦、甚至高达200瓦的白炽灯仍然有售,但店家普遍表示存货不多,销量不大。本地多个白炽灯厂家也开始调整产品方向。不过在一些高档吊灯、调光台灯等特殊品种,白炽灯仍以其价格低廉、较为柔和的灯光,对部分消费者有特别吸引力。
一边是对白炽灯挥之不去的旧情怀,一边是节能灯、LED势如破竹的新趋势,新政既出,绿色照明能否顺利接棒传统的钨丝灯泡?
形势
2016年禁止销售15瓦以上白炽灯
可减排二氧化碳4800万吨
关于淘汰白炽灯的公告早在去年11月已经发布,亦被称为“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的路线图”。从去年1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为过渡期,让进口商、销售商做好淘汰前准备工作。而从2012年10月1日起,公告提出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并预计从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这意味着普通照明白炽灯在中国将会被基本淘汰。不过路线图也提出,最终禁止的目标产品和时间,以及是否禁止生产,或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这一年间的中期评估结果而定。
事实上,中国是白炽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2010年白炽灯产量和国内销量分别为38.5亿只和10.7亿只。据测算,中国照明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左右,如果把在用白炽灯全部替换为节能灯,年可节电48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万吨,节能减排潜力巨大。白炽灯能耗比只有不足15%,且寿命短,更换频繁,造成巨大能源浪费,而替代白炽灯的紧凑型萤光灯(俗称节能灯)的能耗比达到50%。同样亮度下,半导体灯(即LED灯)耗电量仅为白炽灯的十分之一,寿命却是白炽灯的100倍。
近年来,我国通过推广绿色照明、节能补贴等手段,使节能灯和白炽灯的产量比由1996年的1:34上升至2010年的1:1,节能灯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由1996年的20%提高到2010年的85%;推动了高效照明产品的普及应用和全社会照明节电意识的普遍提高。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率先完成了白炽灯的淘汰过程。2007年3月,欧盟就制订出具体时间表淘汰白炽灯,2012年8月31日,欧盟境内全面禁售白炽灯的最后期限到来。对这次我国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国家五部委坦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能效,保护环境,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市场
白炽灯份额不断走低
部分领域仍受消费者青睐
虽然白炽灯禁令已出,但其淘汰仍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南方日报记者本周走访广州市内多家灯饰市场发现,白炽灯仍然有售,除较为普遍的25瓦、40瓦和60瓦等小瓦数的白炽灯外,100瓦以上、乃至200瓦的白炽灯依然能寻其踪迹。位于天河区兴华路口的灯饰城内的天艺灯饰店就有售100瓦以上的白炽灯,店员说,“只要有钱,什么类型、多大瓦数的灯都能买到。”
同一间灯饰城的珠江电缆店店主也并不清楚国家发布的禁止销售100瓦以上的白炽灯的规定。对于记者表示要买大度数的白炽灯,店主特意跑到二楼的货物间拿出了200瓦的白炽灯。记者看到,这是上海嘉定一家灯泡厂生产的,售价只有2元。不过,由于购买白炽灯的消费者逐渐式微。在店内,普通白炽灯被放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偏僻角落。
此外,记者从淘宝网搜索发现,有10家网店仍在销售100瓦以上的白炽灯,但与产品更丰富的节能灯相比数量明显偏少,近期也仅有5笔交易成交。虽然灯饰销售商对淘汰白炽灯《路线图》的了解参差不齐,但他们普遍反映,白炽灯近几年其实已逐渐“隐退”,虽然其在价格上有明显优势,从部分灯具市场的白炽灯库存量可以看出,白炽灯“风光”不再,节能灯占据了目前照明市场的主要份额。
记者在珠江新城的南天国际照明中心一家灯饰店人士表示,“如果要买大瓦数的白炽灯,要打电话向总部定制。”因为“白炽灯耗电量大,且照明时余热多,不环保,现在消费者大多选择节能灯和LED灯。”而励志灯饰的销售人员也称,白炽灯耗电大,选择白炽灯的人较少。“10个100瓦的普通白炽灯1个小时就一度电了,而一个节能灯、LED灯,只有10瓦左右的度数,相比起来明显省电。”
不过也有店商表示,在一些吊灯、工地照明等特殊领域,白炽灯的销量依然较大。海轮灯饰城批发部的负责人认为,大瓦数的白炽灯明显照明效果好,且价格便宜,200瓦的白炽灯售价只有5元。店员指着一些高档的吊灯称,这里面装的也是普通的白炽灯,毕竟价格优势很明显。对于国家出台的《线路图》,他表示尽管有政策规定,“但是白炽灯毕竟使用历史长、价格实惠,全面禁止、完全淘汰暂时不大可能,只能是缓慢地被节能灯、LED灯替代。”
灯饰厂商们预计,尽管国家出台有关政策,但是一些大的照明厂商和政府有合作关系,加上存货的因素,估计100瓦及以上的白炽灯的销售可能会持续到明年。
广东
企业提前开始转型
今年再推500万只高效节能灯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照明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企业数量从1978年的几十家,到2008年已增加到7500家左右;产业总体规模也从当年的近亿元增长到900亿元,广东省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照明器材制造基地之一。那么本次白炽灯禁令是否对本土企业造成冲击呢?
佛山照明是照明行业的本地龙头企业之一,今年7月5日股价曾出现连续下跌,有媒体当时曾分析白炽灯禁令对年产白炽灯5亿只以上的佛山照明而言是一个“死穴”。对此,佛山照明华南区销售负责人不以为然。其表示,白炽灯的销售只占公司的两成业务。《路线图》的发布,可以淘汰一些弱小公司,有利于提高本公司利润。同时,佛山照明也不再生产100瓦及以上的白炽灯。他透露,“现在销售的主要是市场上以往流通的存货,禁止销售主要是从源头--厂商来要求的,厂商不生产了市场也不会销售。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根据国家的《路线图》逐步减少白炽灯产能。东莞市杰×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有三个生产白炽灯、节能灯和LED灯专门的厂,“国家不让生产100瓦的,那就先生产98瓦的,总会有办法的。如果白炽灯卖的不好就停产生产其他的灯。”
企业的变化背后与政府的推手密不可分。从2008年起,按照国家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计划,4年来,广东共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灯)2900多万只(其中去年800万只),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给我省的任务。按照8月31日公布的最新方案,今年我省要继续完成500万只的推广任务。预计全部投入使用后,可每年节电约2.4亿千瓦时,节约电费1.5亿元,减少CO2排放约24.2万吨,SO2排放约2.4万吨。而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在照明产品方面安排了中央财政资金22亿元,一是用于扩大低汞节能灯推广规模,加大农村及边远地区推广力度,在完成今年推广计划1.5亿只的基础上,视情况再增加推广5000万只;二是用于推广LED室内室外照明产品共计1100万只。
另据科技部2012年7月印发的《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国LED照明产品在通用照明市场的份额将达到30%,实现年节电1000亿度,年节约标准煤3500万吨。
节能灯接棒
需过几道坎
■探析
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仍有部分市民对白炽灯难以割舍,其中一个原因是白炽灯看起来更柔和。
护眼效果不如白炽灯
小孩正读初三的陈姨就一直坚持用白炽灯作为房间的台灯,“淡黄色的灯光看起来没有那么累,也可以调光,更有利于眼睛保健。”
近年来,市面上也冒出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护眼灯”,价格从2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实际上多是节能灯的改良。但科学研究表明,自然光的反射系数最高,白炽灯其次,节能灯所属的荧光灯最低。而人工照明在此方面越接近自然光越好,而白炽灯的反射系数比荧光灯高88.4%。此外目前市面上护眼灯都宣传“无频闪”。但多位业内人士坦言,所谓的无频闪其实是高频闪,是高到人眼感觉不出的速度而已。护眼灯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把低频闪提高至高频闪,长时间在这种灯光下看书,眼睛同样会产生疲劳。而白炽灯却是真正的无频闪。
价格较高补贴不到位
虽然在节电上更有优势,但节能灯与白炽灯的价格差距更显而易见。以一支普通的40W节能灯管为例,其价格为28元左右,虽然在同等照明条件下16W的LED灯管就可替代,但后者的价格却在140元~250元之间,而同样瓦数的白炽灯,则仅需两三元。
记者从一些广州市民了解到,近年政府在社区推广绿色照明主要是给予节能灯补贴。具体的操作是,市民看到通知后到居委会购买指定型号的节能灯,价格可降低一半。但这些补贴的节能灯,瓦数却较为偏低。广州荔湾区的黄伯告诉记者,家里用每个7元买到的补贴节能灯仅有9瓦,只适合在楼梯 走道等照明要求不高的地方用。而在更为高端的LED下游的照明应用中,居民使用更因价格高昂远未普及。其70%的市场集中在户外LED照明领域,其中绝大部分为市政工程。作为采用半导体的照明技术,LED照明项目价格偏高,因此在市场初期,往往需要政府投资来带动需求。
废弃节能灯存污染隐患
作为白炽灯的替代品,节能灯在淘汰和更新中所造成的环境压力仍令人担忧。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曾经提供了一组数据:“电子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如废旧节能灯中汞含量平均为0.5毫克/只,渗入地下后会污染约180吨水及周围土壤,而目前我国节能灯的消费量达10亿只以上。”不少市民对于废弃的节能灯管,往往就像普通生活垃圾一样,一扔了事。其中的汞一旦进入水土之中,日积月累,很快就会成为新的“环境杀手”。
目前,国内仅有几家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涉足灯管回收,数量十分有限,“仅靠企业的力量完成灯管回收几乎是不可能的。”照明行业协会的专家建议,“还要有相关政策的支持,依靠政府、社会以及企业三方的力量才有可能解决。”
据悉,今年出台的《广东省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实施方案》将在推广的产品中试水解决这一难题,其举措是建立三级回收体系,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物质奖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