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将就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惩罚性关税做出终裁。外界预计,终裁将继续维持今年上半年的初裁结果,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9%至4.73%的反补贴税和31%到250%的反倾销税。
这一终裁不但给中国光伏出口美国之路增添阻碍,还可能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重创中国光伏业——这将对后续的欧盟对华光伏“双反”调查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欧盟已敲定美国作为替代国来评估光伏产品成本。而印度也已经开始步欧美的后尘,发起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高朋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高级合伙人谢向阳律师对本报表示:“终裁料和初裁的结果没有很大的出入,最多在反补贴的问题上,补充确定一些初裁时还没有敲定的细节数据。”他代理了多个光伏企业应对“双反”案件。
与此同时,国内光伏企业也没有放弃努力,仍然希望能够说服美方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1月的投票之前,放弃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一些企业已放弃美国市场
10月10日,无锡尚德电力媒体关系副总裁龚学进对本报记者表示,终裁结果无论是怎样的税率,都将是对这个行业的很大伤害。他说最理想的结果是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为零,虽然他也知道这样的希望其实不大。“只要是非零关税,我们都反对。”
尚德是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的重点应诉企业。今年3月20日和5月18日,美国商务部针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组件分别做出反补贴和反倾销的初步裁决,认为补贴和倾销的问题真实存在,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9%至4.73%的反补贴税和31%到250%的反倾销税。
其中尚德公司的反倾销税率为31.22%,反补贴税率为2.9%。“尚德有足够的证据显示没有违反国际贸易和市场竞争规则。”龚学进说。在过去几个月里,尚德一直没有放弃沟通,除了与国内企业联合应诉之外,还通过美国当地的政府、行业渠道进行沟通,希望能够传递正确的声音,从而引起决策者的注意。
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美方派出一个工作小组到尚德进行调查。龚学进介绍说,调查工作非常复杂,资料“成车地装”。尽管尚德向美方提供了各种证据试图向美方证明,尚德的产品价格能够保持企业的利润,并不存在低于成本的倾销,但美方却依然不予采信。
在美国商务部做出终裁之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11月7日投票决定是否批准征收这些惩罚性关税。想要撤回“双反”关税,至少需要四名委员认为中国的太阳能产品没有对美国生产商构成实质性的伤害。但在去年,这个委员会曾经已经以6比0的结果裁定认为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
去年10月19日,美国太阳能设备制造商SolarWorld向美国商务部提起申诉,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此类出口产品征收49.88%到249.96%的反倾销税及反补贴税。今年7月,SolarWorld又向欧盟委员
会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
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针对美国的“双反”调查,目前不少企业已经开始重新调整其战略。据谢向阳介绍,有一些企业干脆放弃了美国市场,比如那些不应诉的企业,许多在今年以来就没有再向美国出口过光伏产品。
不过尚德没有放弃美国市场。据龚学进介绍,尚德通过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来减轻“双反”关税的消极影响,包括将原材料供应转移到海外其他地区,从而避免“双反”关税。另一个办法则是在美国本土生产。“这也是尚德的长期战略,希望离客户更近。”龚说。
影响欧洲“双反”案调查
受美国“双反”关税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光伏企业,任何在中国制造并销售到美国市场的光伏企业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太阳能组件供应商美国Worldwide Energy and Manufacturing公司与中国市场联系密切,其所有的制造环节都在中国。其首席执行官Gary Koos表示,他们在美国也受到“双反”的限制。
但是他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该公司产品更多地销往欧洲市场,因此影响不是很大。“相比起来,目前欧洲的‘双反’调查更让我们担心。”他说。
他承认,公司在中国有很多的竞争对手,他们中有许多企业的规模都很大,在价格上有优势。“因此我相信,对美国本土的许多太阳能制造企业来说,‘双反’调查的结果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高朋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高级合伙人谢向阳认为,如果说美国的“双反”导致行业洗牌,但不至于使中国产品全面退出市场;如果欧盟做了同样的决定,就将直接影响到这一行业的整体生存。
在他看来,美国的终裁将对正在进行中的欧盟“双反”调查产生很大影响。因为欧盟的调查不仅扩大了“双反”的产品范围,同时已经敲定替代国是美国。而美国商务部的裁决表明,中国光伏企业的产品价格,较之美国市场的其他竞争者来说是过低的。
“对于欧洲的案子,美国终裁结果的影响肯定不是正面的,但影响会有大多,还不好预测,欧盟会有自己的想法。”龚学进说。据悉,欧洲的反倾销案大约在年底到明年年初会有初裁结果,反补贴案或将在10月中旬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