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家族企业的接班都是一个可以拿来细细咀嚼的问题。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已步入花甲之年的“创一代”,关于接班人的思考不得不进入议程。传统“子承父业”观念的影响之下,他们会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交接风景,“世袭”,抑或“禅让”?现代企业的种子是否撒落在企业传承的缝隙里?实业强国的梦想,“创二代”们能否交出满意答卷?我们且以佛山的企业为窗口,对中国当代企业的“印玺”交接现象管中窥豹。
“育鹰”计划:是鹰在哪里都能高飞
张敏明从美国的课堂一下子回到了中国“特色”商业环境,采购吃回扣的漏洞几乎是所有家族企业所要警惕的风险之一。
叶永楷当时才21岁,没什么管理经验,做人做事都很稚嫩,只是受到父亲影响,学他怎样与人谈判、开会、处理问题。
创二代们走向接班的前台,但这个群体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创二代要真正掌管父辈所创立的财富,少不了磨砺和锻炼。就如老鹰为了使小鹰学会飞翔,一次次把小鹰扔下悬崖一样,佛山创一代更多把儿子放到“基层”接触现实,逐渐磨练出掌控全局的本领。
张敏明回国之后,父亲交给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采购经理。科名达总部大厦开建后需要买大批洁具。张敏明很快选好了供应商,价格也谈拢了。
供应商问:“开发票单要开多少钱?”
张敏明心里一愣,买多少东西发票就开多少价,难道还要虚开吗?
供应商看着这位年轻人只好低声“点拨”:“高一点,我可以给你一点回扣啊”。张这才明白这不是在国外,国内公司采购吃回扣相当普遍。
等到采购家具时,老爸张旋鉴开始全程跟踪儿子的采购,他最后叫住儿子,说明让他当采购经理的本意。“你看看,做采购就是这么大的漏洞,这个漏洞怎么样缩小,你要好好想一想。”
这是老爸给儿子上的第一堂课。张敏明从美国的课堂一下子回到了中国“特色”商业环境,采购吃回扣的漏洞几乎是所有家族企业所要警惕的风险之一。在科名达的采购岗位上,有过信任的亲戚,也有外边请来的人,但总是没几年会出事。“直到现在我只能将这个漏洞缩小,杜绝非常难。”少帅张敏明深有感触地说。
张敏明在公司锻炼才刚开始。“这个行业在国内还是很粗放地在发展,从业人员的素质并不是很高,有时候沟通交流的效率也很低。”张敏明说,他在回国后第一个感到难以适应的就是国内员工的效率问题。在国外甚至是香港,老板交代一件事情,员工听明白后说“行!”于是就去把这件事情办完。而在国内的公司交代一件事情后,老板还要花时间去不断盯紧,一不留意事情就脱轨了。张敏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适应过来,他所推行的财务信息化系统也大大提高了公司的运作效率,给这个满是江湖气息大老粗的水泥行业带来新风。
正当张旋鉴开始磨砺自己的接班人时,佛山另一家制造企业新明珠陶瓷集团的董事长叶德林却开始收获一个更加成熟的接班人他的儿子叶永楷。这位年仅32岁的少帅,现在已经是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副总裁,经营把控的是一家年销售额大约60多亿的国内陶瓷龙头企业。
虽然新明珠婉拒了南都记者的采访,但关于叶永楷的成长培育经历,在业界很多人耳熟能详。一位陶瓷业界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陶瓷业内很少有像德叔(叶德林)这样成功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的。”
时光回溯到1999年冬天,樵乐路明珠陶瓷一厂新来了一位小伙子,夹在一群女工中间忙碌捡着瓷砖、给瓷砖分级。沉重粗粝的瓷砖让他10个指头都磨破了。这位小伙子是叶德林亲自带过来让大家以“徒弟相待”的一位普通青年。但人们最后惊讶地发现年轻小伙实际上是德叔的儿子叶永楷。
1980年出生的叶永凯就读华南理工大学的中途就贸然辍学,想学比尔·盖茨干一些实际事情而回到父亲身边。根据黄康俊所著的《中国砖王》一书,叶永楷19岁就开始轮各种岗。从分捡瓷砖、业务销售员到生产一线的窑炉工、包装工等一概磨砺一遍。
到21岁,叶永凯凭借自己的表现上任新明珠集团旗下的格莱斯陶瓷公司总经理。“说实话,我当时才21岁,没什么管理经验,做人做事都很稚嫩,只是受到父亲影响,学他怎样与人谈判、开会、处理问题。”叶永楷的这段内心话收录在《中国砖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