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吴长江被雷士照明公告辞去董事长及在公司所任一切职务之后,资本方与创业者之间围绕雷士控制权的明争暗斗就没有停止过。到7月中旬,作为公司创始人的吴长江与继任董事长的资本方代表、软银赛富首席合伙人阎焱之间的对抗迅速升级,吴长江的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包括员工、上游供货商和下游经销商的庞大队伍。
7月13日开始,雷士重庆总部、重庆万州总部、惠州总部的员工开始罢工,誓言“吴总不回来,坚决不复工”,全国各地的供货商、经销商也以停止供货、停止下订单等方式向雷士董事会施压,力挺吴长江回归。
或许,员工希望吴长江回雷士,除了经营上的预期,更多在于感情上的依赖,一向笑容可掬的吴长江对待员工如同自己的兄弟姐妹,在圈内外有口皆碑。供货商希望吴长江重掌雷士,则更多的在于从道义上声援。只有遍布全国的经销商,是靠着雷士发家致富的一大群人,有如吴长江分散在各地的雄师兵团,其威力谁也不敢小视。
在全国市场上,雷士拥有36个运营中心、3000多个专卖店,它们都以独立的公司运作,没有列入雷士上市公司的框架之内。雷士无论在资本市场如何风光,最终利润实现还得靠这些渠道终端。设想一下,这些经销商一夜之间倒戈,3000多个专卖店全部易帜,“雷士”的招牌忽然消失,会是怎样一种情状?雷士会马上成为市场的弃儿,就算有人想去收养,也找不到谁是主人。在那些雷士原来的专卖店里重新挂出来的牌子,可能也会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中国灯具市场的现实是,品牌知名度很小,市场占有率很低,对人们消费选择时的影响极其有限。所谓品牌,不过是在各大灯具卖场里的重要位置开设有专卖店,或者在各个灯具专卖店里设有专柜,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到,随机地就能买到。这些灯具卖场失去一个雷士,根本不会伤筋动骨,一个新品牌只要有露脸的机会,很快就会成为市场的宠儿,人们对老品牌毕竟是很容易遗忘的。
吴长江早在创业的前几年,就曾遭遇过出局的危机。在经销商的支持下,本来要拿8000万元走人的吴长江却以支付两个股东1.6亿元的代价留下了,这才有了雷士后来角逐资本市场、做成行业龙头的机会。此次吴长江与资本方代表阎焱的雷士控制权之争,经销商再次站到了吴长江一边。这些分守着一方疆土的诸侯们,始终把吴长江当成自己的领袖,惟他的命令是从。在中国灯具品牌尚不强势的今天,只要吴长江愿意,完全可以抛弃雷士,另创一个品牌,而供货商们已经承诺给吴长江提供半年的免费供货,经销商们则愿意追随吴长江,去开辟另一片新天地。到那时,无论是软银赛富,还是施耐德,拿着一个失去了上下游的雷士空壳, 恐怕也难有所作为。
如此看来,雷士控制权之争最终还是和解为好。无论是对于逐利的资本方软银赛富还是想借势的实力企业施耐德,抑或是品牌创立者吴长江,都希望雷士健康地发展下去。雷士真灭了,谁都没有好处。对话与妥协,应该是解决雷士纠纷的理智之选。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