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峻的大考
雷士是顺利的,顺利得让人嫉妒,谋定后动三年乃成;吴长江是执着的,步步为营认定了就去做。他从不言及雷士的困难和险阻,少计较个人得失,即便2005年那次股东分家,他感觉快过不去了,但他依旧坚持最终涉险过关。资本投资方看好他,因为他能给雷士带来年年飞增的利润;另一方面,他足够“放手”,雷士交由一群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打理,早已摆脱了家族企业三姑六婆式的羁绊。这使得雷士照明比其他与风投合作的企业多了些坦诚、透明、规范,资本投资方与其合作的过程也感觉很“爽”。
香港路演的火爆无疑让每个人看到了光明前景,根据联交所安排,全球路演、定股价区间、择日发行,整个流程做下来,上市即宣告功成。雷士的上市挂牌日,也早早地被定在了5月20日。
——但这次,雷士似乎再也没有那么幸运,吴长江及其团队遭受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香港路演的兴奋仅仅维持了一天。
5月5日,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很快,这一消息波及全球,各主要股指齐齐暴跌。一日之内,全球股市缩水30%以上。
希腊危机的突然爆发让团队隐隐地有某种担忧,不过沉浸在香港路演的兴奋中,谁都没有太大的反应。2010年5月5日,吴长江携高管团队来到了新加坡。
在新加坡,吴长江详细地介绍了雷士愿景、规划、经营业绩等情况,雷士头年数千万美元的利润数据无疑令投行们非常满意,“聊得很愉快,很多人都表示,愿意关注看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新加坡,雷士没有接到什么订单。希腊危机刚爆发,投行们谨慎也理在其中,大家都这么想。
5月6日,一行人连夜飞到了伦敦。
到了伦敦,大家才顿感,事态远比想象的严重。一下飞机,有人告诉他,新加坡一家知名银行撤单了。这是个极不情愿但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机构认购不足,雷士最终上不了市;机构的订单少了,雷士的IPO价会大受影响,企业融资会大打折扣。
下午的恳谈会颇有些惨烈。雷士董事会向傲慢的投行经理们耐心地介绍公司的方方面面,这些经理们的注意力似乎并不在雷士身上。他们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提出了N个令吴长江无法解答的问题。比如,雷士为什么既做渠道?又做品牌,还做产品?在西方,企业的经营范围通常都做了明确的划分,像雷士这种,既做品牌,又做渠道和产品的企业,反过来他们认为并不是一家好企业。
英国路演没有接到一张订单,整个团队的心情一下子跌到冰点。晚上,为了不至于太沉闷,吴长江决定请大家看一场名为“狮子王”的演出。演出期间,他出门接电话,旁边正好一个小型娱乐场,他决定放松下心情,试下手气。他的手气似乎还不错。两千英镑下注下去,不到一个小时,赢了一万英镑。演出结束后,他将英镑一个个分给大家,“只要是好公司,就没什么可怕的,英国人不提前给我们投资了吗?”团队又笑开了。
5月11日,路演团队来到了美国纽约,计划中的最后一站。
在美国,吴长江见到了黑石、老虎、贝恩等全球最知名的机构。机构们很友好,但似乎都不打算在关键环节表态:“吴先生,很抱歉,你们选择的时机很不巧,现在希腊危机越演越烈,我们谁都不想冒这个险。祝你好运!”
那几天,他看到的听到的几乎通篇一律的都是利空消息,颇有些四面楚歌的感觉:全球股市在两周之内没有任何新股发行,太古地产、佳通轮胎等纷纷取消了上市计划。有人还告诉他,根据先前的招股情况,雷士照明招股的定价区间出来了,2.04—2.90元。而在之前,团队成员曾私下讨论过,大家一致认为所能接受的心理底价在3.00元以上。
坚持?还是撤退?吴长江无形中又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他和投行之间,也有了自启动上市以来第一次的分歧。投行股东认为,眼下股市低迷,雷士IPO价已经大受影响,中断上市是国际大势,何况雷士不上市也不损失什么。
他选择了坚持。“雷士之前已经有过上市经历了,上市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如果又不上市,行业和公众会怎么看待?他们一定认为是雷士内部出了问题。反过来,对那些关心雷士,倾其所有支持雷士并抱有极大期望的人怎么交代?”在美国,他连夜召开电话会议,征求董事会成员的意见,大多数人表态,挺他。
5月19日,上市前一天,雷士IPO价格出台——2.10元,这是一个在吴长江看来被低估了、但又不得不接受的价格。
5月20日,在联交所“一片喜气洋洋的开锣声”中,雷士照明股票02222.HK成功上市。当日收盘,雷士照明破发,下跌3%,收于2.03元。
上市后一周,雷士股票依旧低迷,下跌近20%,最低时仅为1.84元。
一切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