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地暖产业20余年高速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开发商与地暖施工单位之间围绕着地暖工程的价格的博弈一直没有停止过。一开始,这种正常的博弈曾经促进了中国地暖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地暖施工行业竞争的加剧,这种博弈越来越背离基本的市场规则,进而演绎成一个个骗局。这些骗局在工程结算与招投标这两个环节表现的尤为严重。
开发商设串标骗局
施工企业有口难言
业内人士都清楚,我国很多城市的地暖行业中都活跃着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地暖施工企业。尽管当地的地暖工程大部分被他们垄断,但由于他们在角逐这些地暖工程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通过公平的竞争实现的,因此,这种由少数地暖施工企业垄断当地大多数地暖工程的现象无可厚非。但据内资深人士赵先生反映,在我国某城市的地暖工程市场上出现的部分现象,却令人忧虑。
赵先生是该市某地暖安装公司的负责人。为了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赵先生通过注资成为南方某地暖管材企业的股东。这样一来,赵先生在选用地暖管方面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2009年年初,赵先生受当地招投标服务中心的邀请,参与了某地暖工程的竞标工作。为顺利“拿下”这一地暖工程,赵先生在该项目开标之前特意通过“线人”打通了开发商的关系通道。与赵先生一同参加投标的,除了该市的其他4家实力型地暖施工企业外,还有一家外地施工企业。第一轮竞标完毕,赵先生通过“线人”了解到其他几家企业的工程报价均在1200万元以上。由于赵先生在地暖管材的采购方面与其他5家施工企业相比据有明显优势,因此在第二轮投标中,赵先生出人意料把报价地压到了1000万元以下。赵先生当时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该不会出现比自己的报价还低的价格了,加上此前还通过“线人”疏通了开发商的关系通道,因此赵先生对于这次投标充满了信心。然而就在赵先生满怀信心地等待着中标通知书的时候,却传来了那家外地地暖施工企业中标的“噩耗”。赵先生后来经多方打听得知,那家外地施工企业中标,其实是开发商早就内定的结果。也就是说,不管赵先生如何报价,他都不会中标的。这场招标其实就是开发商设下的一个骗局,赵先生和该市的其他4家地暖公司从一开始就充当了那家外地地暖施工单位的陪标者。
地暖施工企业串标反制
开发商搬石头砸脚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都未将地暖材料纳入工程预算定额,所以多数开发商对于地暖系统的造价情况都是一知半解。在此背景下,开发商往往以招标的形式来获取工程造价信息。开发商通过招投标询价的方式原本无可厚非。但令人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正在使这种询价行为背离正常的轨道。
据了解,不少开发商在投标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向几个竞标单位释放其他竞标单位的竞标价格,从而诱使竞标各方在下一轮竞标中降低报价。假如A、B、C、D四家地暖施工企业在参与某开发商组织的第一轮地暖项目投标过程中,A、B、C、D4家企业分别报价500万元、495万元、480万元、470万元之后,开发商会设法通过当地的招标办向A、B、C三家企业透露D企业的报价信息。这样一来,在第二轮竞标过程中,A、B、C三家企业往往会同时将价格降到470万元以下。这时,开发商会将第二轮竞标中报价最低的企业的信息再透漏给另外3家企业,迫使这3家企业再次降低竞标价格。不仅如此,开发商还往往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私底下将诸如垫资等不平等条款强加到地暖施工单位身上。而为了拿到地暖工程项目,地暖施工单位只能自认倒霉。以低价甚至是超低价中标的地暖施工企业为了获取相应利润只能偷工减料,从而给地暖工程埋下种种安全隐患。
而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对于开发商的这种恶意询价行为,地暖施工企业们也有他们的反制措施。同样以上述城市A、B、C、D四家地暖施工企业角逐同一地暖项目为例,这一回,地暖施工企业的反制措施让开发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该项目投标之前,A、B、C、D四家企业私底下形成了一个“围标集团”,就投标价格达成协议,并约定促成A公司高价中标。待A公司高价中标后,补偿B、C、D几家“陪标”企业适量费用。A、B、C、D四家企业也会约定在同一项目中分段中标。
施工企业在和发商的斗争实践中,还发明了一种“挂靠垄断”的反制措施:一家地暖施工企业动员自己的亲戚朋友通过挂靠、借用资质等手段以6家企业的身份共同参与某项地暖工程的竞标,这样,不管谁中标,获利者都是这家地暖施工企业。
对于地暖工程市场上存在的这些围标和串标乱象,不少人认为值得提倡,因为它确保了地暖施工市场的合理利润。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行为客观上扰乱了正常的竞标活动,尤其是挂靠行为会助长那些原本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企业或者个人进入到原本无法进入的施工领域,给地暖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地暖工程市场监管机制,确保地暖工程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