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贵人”
1989年,高建林27岁,在自己打拼出来的领域做得风生水起。但他不知道,有个机会正悄悄向他靠近。
高建林眼中的“贵人”,是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并能给以机会,让自己逐步成长起来的人。高建林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是他们当时的所长陈作璋先生。陈作璋,曾任北京市材料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政协常委,无党派人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正是这位“贵人”,顶住压力,亲自为他画押担保,让他有机会到日本公派学习,也让他有机会在日本遇到他人生的第二位贵人。一个偶然的契机,确定了一个人一生的道路。人们经常感慨命运之神的强大,但命运总是眷顾有准备的灵魂。
高建林在日本学习的公司是一家对中国非常友好的中型建筑装饰综合企业——日本丽贝亚株式会社。高建林是这家公司的第11位中国学生。来到日本,高建林有一种很强烈的自觉意识:不能给中国人丢脸。为了这一朴素的信念,高建林异常努力。他和日本工人一起下工地,相处得非常好。高建林要求自己,日本人能干的他也要能干,而且要干得更好,日本人不能干的他也要能干。最后,高建林凭着技术的过硬和人格魅力,成为日本工人的领班,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实属不易。
高建林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获得了公司员工的尊重,也赢得了丽贝亚株式会社老板的青睐。社长中村光辉先生,夫人叫中村叶子。夫妇两心地善良,膝下没有儿女,对中国进修生很关爱。因为他们的友好,也因为高建林的努力,中村夫妇和高建林建立了很好的个人关系。后来,夫妇俩干脆认了高建林为义子,并希望他留在日本继承家业。
这样的好事任何人都会心动的。在那个“出国热”的年代,多少人不择手段地出国,哪会顾及国家、家人、信誉、尊严。但高建林认为,自己是公派留学,是老院长为他画押做担保,如果留在日本,老院长肯定会因此受到牵连,自己不能辜负老院长的信任,为了利益而丧失基本的人格。在留学期满后,高建林毅然回到了祖国。
中村夫妇理解高建林,但希望他回国以后还能再赴日本。高建林回国后,发现邓小平南巡后的中国正是建设高潮。于是他给两位老人写了一封诚恳的信: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 您常教导我,不做任何对你有过帮助的人不利的事。因此,我不能去日本,我相信在中国会有很好的发展。老人非常高兴,说:好孩子,我支持你,我给你投资。
就这样,中日合资的北京丽贝亚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在1994年成立了,为合资二级资质。日方为控股方,高建林担任公司总经理。
高建林可谓恰逢其时,学有所成,就有了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加上中国的装饰市场方兴未艾。日本的建筑装饰业具有先进的装饰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但他们的市场已经饱和,发展空间远远比不上中国。高建林看到了中国的广阔市场带给企业的无限前景,而中国装饰行业的起步阶段也让他们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可能。合资企业的运行机制可以使企业摆脱国有企业的种种束缚,迸发出更大的活力。当然,中方建材研究院的事业单位背景也给企业带来了实际的便利——让进入公司的人才没有档案、编制等体制因素的后顾之忧。这样,丽贝亚具备了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可以在市场的大潮中乘风破浪。
“家文化”的形成
“兄弟”是高建林的口头禅之一。高建林把他的员工全都视为兄弟,他一直强调企业是大家的。同时,他也要求公司所有的领导把员工当成兄弟。高建林认为,既然大家走到一起工作和生活,那么大家的生活、前程,公司都要负责任。中国的企业应该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人最重人情。高建林希望能做成像家一样的企业,大家关系平等、互相关心、齐心协力。
高建林吸取日本企业文化的优秀之处,将企业的理念和精神定为两句话“不断地完善自我,用心做每一件事”。他从接打电话的姿势、早晨问好的音量等细节处入手,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业,使丽贝亚形成了独特的“家文化”。企业管理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文化是企业制度、规范的习惯化、生活化,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认知。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中的所有成员形成合力,共同向着一个目标努力。企业文化可以形成一种氛围,使大家工作在温暖、和谐、人性化的空间里。
丽贝亚公司每年的八一、元旦、春节会有三个重要全员大会:司庆、忘年会和新年会。这是全体员工的节日。高建林说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大家学习的地方,所以丽贝亚设了最佳微笑奖、最佳仪表奖、以一个普通员工命名的“马顺精神奖”等名目繁多的奖项,用以表彰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的丽贝亚人。甚至还设了丽贝亚好母亲奖、好妻子奖等,奖励员工家属。每一个丽贝亚人生日,都会收到总经理亲手签发的公司自制贺卡。丽贝亚员工的双胞胎孩子,公司出资领养一个。一位员工非工作时间遇到突发事件身亡,高建林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拔一笔钱供他的孩子直到成年。
公司形成了非常良好的氛围,用高建林的话说,大家在一起,为了工作争得面红耳赤,下来还是好兄弟。也如白海波所言,他在这个企业里面好像从来没有受过很大的委屈和歧视,其他员工也是如此。这个企业尽量会用民主的气氛和开放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公司很大一批元老是从早期施工队的时候一直跟着高建林走过来的。2002年公司改制,与建材院脱钩,所有的正式员工都毅然抛弃了“铁饭碗”,跟随着高建林留在这个变成了民营企业的丽贝亚。在新人一批批涌现的时候,他们主动提出给新人让位。当然,高建林也会做一个“金色的降落伞”,让他们安然着陆。
在白海波看来,正是高建林的个人魅力,才凝聚成了这个“家”。 高建林最大的优点是对人宽容、豁达。他经常会用比较高的姿态来处理很多问题,不拘泥于细节和偏差。这是丽贝亚的家文化得以形成和延续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