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个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佼佼者,浙江的亚厦股份和江苏的金螳螂之间的角力正愈演愈烈。数据层面显示,它们微弱的业绩差距更多地应该归于成立先后的时间差,而业务领域的侧重,却显示了来自二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禀赋。
大行业 锐公司
城市化进程正在成为建筑装饰行业飞速发展的引擎。资本市场的晴雨表里亚厦股份、金螳螂的强劲表现即是明证。
一方面是2010年3月初登上中小板的亚厦股份,凭借着股价翻番成功入围“八大牛股”,而另一方面,老牌劲旅金螳螂则在新年之初发布公告称将增发2900万股,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179974万元,以改善公司现金流,并对金螳螂住宅公司等8个项目进行投资。
金螳螂装饰公司位于江苏苏州市,2010年营业额超过60亿元,中国装饰企业排名第一。亚厦装饰公司位于浙江杭州市,2010年营业额逾40亿元,中国装饰企业排名第二。
结合金螳螂成立于1993年、亚厦成立于1995年的事实,二者资产规模差异,实际上就是一个时间差。
在宾馆饭店、写字楼、娱乐场所、商务用房6~8年,乃至更短的装修周期下,一年的存量市场需求可达100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准入门槛不高,目前国内建筑装饰行业集中度偏低。即便是排名第一的金螳螂,其市场占有率仅为0.3%左右。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产业内的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中小企业众多;对于二者所在的高端细分市场,诸如大型公共建筑等,仍然较高的技术壁垒,只有较强设计实力、较高知名度的企业才能占据一定份额。
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统计数据,2008年建筑装饰行业企业总数为15万家,行业前100强企业完成的产值总量占全行业产值的6%,占公共建筑装饰产值的13%。“建筑装饰行业成长性良好,准入门槛低,是典型的以民营小企业为主导。”湘财证券建筑行业研究员闵雄军分析,“随着装饰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小公司的退出、大公司的壮大是必然结果。要占据市场必须从各细分领域入手,如家装龙头、幕墙龙头、大项目龙头、新技术龙头等。”
毋庸置疑,金螳螂是行业“带头大哥”。自2006年冲入中小板以来,在4年多的时间里,该股从当年12.8元的发行价到目前,金螳螂涨幅高达1050%;从9400万股的总股本到如今的31919.4万股,金螳螂股本暴增240%。金螳螂在资本市场疯狂扩张同时,公司年营业收入从2005年的12.93亿元,增至2009年的41.1亿元,增幅218%。
后来者亚厦股份走的则是一条“精品路线”。公司被誉为中国大型公共建筑、高端星级酒店、高档住宅精装修等细分市场的领跑者,“工厂化生产”及绿色环保装饰装修的领先者。
吴风越曲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二者的差别,不如说这是浙商、苏商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禀赋,导致的差异化发展。
生长在苏州的金螳螂,重品牌效应及设计人才引进。据公司董事长倪林介绍,金螳螂的利润增长点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传统的工程承包部分,在相同工程施工竞争环境下,金螳螂依据品牌效应能较其他公司多出5%左右的额外利润;其二是装饰部件工厂化生产,主要包括木制成品和玻璃幕墙等产品;第三则是装修设计,它堪称金螳螂的灵魂架构,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建筑装饰企业的重要标志。
经过多年的经营,金螳螂装饰设计精英队伍已达900多人;据金螳螂方面透露,2010年,光装修设计业务就给公司创造了超过3亿元的营业额。
对于这些设计力量,金螳螂有着多种管理模式。不仅有金螳螂控股的承包制及参股的合作制,还有品牌项目合作制度。据悉,金螳螂的这两种模式中,以前者为主。
反观亚厦股份,与金螳螂一样,它的利润增长点也是体现前述三方面。在施工承包上,亚厦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与万科、绿城等国内数十家大企业签署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保证了亚厦施工业务的连续和稳定。
而在设计队伍的管理上,亚厦更倾向于股份合作或者项目合作的模式,不追求把设计队伍都纳入自己的制度体系,以双赢中更人情化的模式来寻求亚厦品牌利润的扩展。
一个颇为有趣的细节是,强调“集权”的苏商金螳螂利用自己的设计和装修力量,自行建造装修了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总部大楼,楼中以“样板间”方式展示了一些常用公共装修空间,无论是装修格调还是施工工艺极尽考究,整幢楼的价值据称占据了金螳螂28亿元总资产的10%。而强调“轻公司”理念的亚厦,其在杭州钱江新城虽然办公大楼也是2万多平方米,但却是租用的,与其16亿元资产暂时无关。
各行其道
值得注意的是,金螳螂和亚厦股份都是家族企业出身。在上市成为公众企业之后,二者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转型方式。
公开资料显示,金螳螂创始人朱兴良及其家族成员已经渐渐退出了公司管理层,目前朱兴良仅担任公司董事一职。公司现任董事长倪林和总经理杨震是从公司普通设计师成长起来的内部实力派人物,凭借多年的任职经历担任公司职业经理人。内部挖潜、股权激励是金螳螂淡化家族色彩的最重要手段。
而深谙“借力”之道的亚厦,则是受益于浙商的沃土,战略投资者众多,股本结构中不仅有诸如杭州滨江投资、浙江亿都创投、浙江天堂硅谷的本土资本力量,还有重庆国顺置业这样的外来投资者。
据2011年03月18日《浙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