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带说一下,扩大内需是西方人说的,低碳环保也是西方人说的,节约能源会议开完又开促进消费会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
中国人太明白了,人从生到死这一辈子,无论惊天地、泣鬼神,或默默一生,都将终期于尽,了无痕迹。人没了,一切有意义吗?宇宙中无数个没人的星球,对你有意义吗?因而物为我用,道不远人,世界(精神与物质)是为人服务的,所以中国人对待世界的态度,是提倡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守中用中,不走极端。中华文明深深懂得,世间一切本来自然存在,而对于生命来说,好与不好,合适与否,皆在方寸之心如何看待,因此,及时调整心态,适应而不是改变周遭环境,是最照顾生命的灵丹妙方。
检视中华文化三个源头,儒家得一个"敬"字,道家讲一个"变"字,佛家讲一个"空"字,皆把握一个"度"字,皆是善待生命良方。为什么敬天、敬地、敬人、敬事?敬而生畏、敬而知惜、敬而承古开新,永续不断。故以敬养心,而行成有方,人人知敬,则善始善终。而道家讲变,遇事不硬来,如云绕山,顺其自然,如水之逝,随机应变,如此则能惜命延年。佛家讲空,一切如梦幻泡影,色空两忘,当下放下,可以得自在心,延自然命。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所含之行为并不怎么地,任何人皆可去采一下、见一下,看看是什么滋味。它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在于揭示出一个生命个体在活着的时侯,那种超脱的平和、悠然的,宁静、怡然的心情,那种至高无上的、让人倾心的物我两忘的神仙境界。因为现实世界让每个人记起了柴米油盐,记起了争名夺利,而这,在中国人的传统核心本性上是被迫而为的东西,故中华文化告诉你,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有无相生、祸福相依,你看,生命终期于尽,不如顺其自然,一切如梦幻泡影,好好善待生灵。
中国书画作品中充满了这种人生透视。笔墨的刚柔枯润,山水的亘古荒野,花鸟的灵动扶疏,在在处处皆见宇宙中孤独的地球人类那种自我观照意识与深邃的洞察力。地球在宇宙中是唯一的,生命于每个人也是唯一的,这是我们每个人生唯一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所以,东方文化以静为内核,静以养性养心,物为心愉,心为物主,凡书法、绘画、园林、工艺美术到品茶、太极、玄谈、诗词文章,一概以静养心为指归。而一切乱心物欲,概不提倡,因乱心物欲永无止境,攀比之举累心累命,物不可恃,财不可恃,武不可恃,这就是东方养生之不二秘诀,这是过来人哲学和智者哲学:静静地欣赏,静静地品味,静静地思考,宁静致远,思接千里,神游古今,终颐养天年。这就够了,这就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