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投资者、吸金者和教导者
1979年的深圳,除了基建工程的建设者,往来深圳最多的是与深圳一海之隔的香港客商,张朝煊就是其中之一。深圳一开放,敏感的张朝煊马上抓住机会,和一位黄姓人士合作,做建材生意。从20吨钢材开始,张朝煊和他的合伙人成为当时深圳做进出口贸易最成功的港商,曾一度占据了深圳进口外墙砖、卫生洁具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最初的两个月,张朝煊一大早便从罗湖桥进关,晚上很晚出关回香港。同样在罗湖桥进关的还有一位港商刘天竹,他是深圳第一块出租土地的承租者。
土地出租对于刚走出“文化大革命”的中国来说可谓“大逆不道”,但在百废待兴、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这似乎又是唯一可行的道路。当时深圳市房地产局一位名叫骆锦星的干部从《列宁全集》中找到了一段列宁引用恩格斯的话:“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而是要求把地租——虽然是用改变过的形式——转交社会。”这段话成了护身符,据说当时的深圳干部人人会背。
1980年1月1日,刘天竹和骆锦星达成了出租深圳东湖公园附近的一块土地的协议,刘天竹在这块土地上开发了一个叫“东湖丽苑”的楼盘,第一期共有108套新房,仅仅三天时间,这些房子就在图纸设计中被香港人买空了。接着,他又和深圳市服务公司合作,经营竹园宾馆。竹园宾馆开业仅3年刘天竹就已获利1600万港元。
香港投资者就这样蜂涌而入深圳,各个投资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建筑领域,内地一片空白的装饰业成为他们投资的首选,1982年底,特区已经有2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竣工使用,到1983年底,又有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竣工。如此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使得装饰工程投资在基建投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公司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刚刚兴建、急待装修的宾馆、旅游饭店、高级商场往往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而装修这些工程所需的建材自然也由港商们负责进口。
最初进入内地的香港建筑和装饰公司往往人数很少,少则三五个人,多则十多人,其中主要是设计人员和技术工人,施工队伍都是在当地临时雇用的,工程结束后人员解散。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建筑工成为上世纪80年代初的深圳吸纳的人数最多的工种,其中大部分建筑工人来自广东下属各市县,特别是资源匮乏的山区穷县。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投入到装饰装修施工中,他们为香港装修队打工,学会后自己拉队伍、找业务,成为装饰的新生力量。
现任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会长的何文祥,早在1981年就开始在深圳接触装饰,他回忆当时情况时这样说道:“那时,一个香港设计师的工资每月有一万多,而深圳人的月薪才几十元。香港的装饰公司有资金、有技术,我们没有办法和他们相比,只能跟着人家学,为他们打工。跟香港人干了几个工程后,我们明白了,原来装饰就是这样,于是开始自己干。”
在这种状况下,很多支国内装饰装修队伍拉起来了。最初的业务,很多都遵从丛林法则:近者、强者、能者得食。
1981年深圳在全国第一个推出“工程招投标”方案。首个招标工程是国际商业大厦。其后,越来越多上规模的工程需要进行相对规范的招投标。这就对装饰队伍的组织机构有了更高的要求,装饰企业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