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处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建筑能耗问题较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哈尔滨市开始探索运用系统理论方法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上推行节能体系。从2007年开始,哈尔滨市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立面整饰相结合,以沿江景区、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的既有建筑为试点,一方面通过对既有建筑实施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和供热采暖系统的节能与热计量改造,实现节能50%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对建筑外立面按地域特色进行整饰和修缮,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地域建筑特色,提升景观环境,拓展视觉空间,完善景区功能,丰富街区文化,探索出一条符合市情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途径。
特别是近三年,哈尔滨市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作为惠民工程之一,结合道路升级改造和城市区域改造工程,对沿街两侧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筑单体立面呆板、色彩单调、保温性能差、建筑能耗高、室内热舒适感差的既有建筑,采取更换三玻节能窗、外墙粘贴保温材料等节能方式,对屋面、外墙、门窗和供热系统等方面实施保温节能改造,同时在建筑阳台、檐口等部位增加欧式风格浓郁的线、角、柱等建筑符号,并进行屋顶钢结构欧式造型等立面装饰,增强了建筑立面的美感和色彩感,提升了街区的整体景观。三年来,有关部门分别对铁路街、六顺街、安发街、文昌街、宣化街、先锋路、友谊路、经纬街等10余条街路两侧的既有建筑实施了组团式装饰性节能改造,共完成289栋、190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涉及30个街道办事处、64个社区、2.6万户居民。
改造效果
第一,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在节能改造完成后,建筑达到节能50%的设计标准,供热采暖系统实现热计量或温度调控,室温平均提高3摄氏度~5摄氏度,可节约大量标准煤和燃料费。同时,居民还可以享受到房屋改造后升值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
第二,有效地改善了环境。在节能改造完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的排放,对有效解决哈尔滨市采暖季空气质量难题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三,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既有力推动了本地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也为北方严寒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资金筹措方式乃至改造模式探索了新的途径。同时,将有效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拉近新老城区间的距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第四,呈现出一定的景观效果。通过对建筑外立面按地域特色进行整饰和修缮,延续了历史文脉,传承了地域建筑特色,提升了景观环境,拓展了视觉空间,完善了景区功能,丰富了街区文化,打造了具有浓郁欧式风情的景观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