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基金论坛NO.03全文:设计+产业 突围的利器?
来源:网易家居 时间:2015-07-20 08:55:18 [报告错误] [收藏] [打印]
张宏毅
我们的会议马上开始,每个人三分钟,走三轮,每一次每个人说三分钟自己的观点。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话题:
如何让设计更好的与产业结合,成为中国家居产业上升的驱动力?
佘学彬
第一个观点是产品发展与设计关系。我的观点是看成一种核心竞争力,我们就家居行业比较要这样,我是把他第一个观点当成核心竞争力看。第二个观点一加一等于三。
林莺华
我就两点,现在对顶层设计的概念有一个重新开始,设计是推动行业的发展,我觉得更多的站在设计思想的传播为主的。
第二个角度推动设计市对我们的整个产品的触角,设计师对于客户的就是C端客户端是非常垄断的,因为他有很好的专业性。尤其是这两个非常的明显,客户对品质的需求跟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好,他的消费需求在不断的变化,我们可能会停留在过去的概念当中,所以我们通过设计师跟我们家居行业的结合,抓住用户的需求,更及时的走道客户的市场。
康家祥
以墙纸来说,他跟每一个时代的变迁会受到很大影响,我们这个家居行业很多都是靠抄袭、模仿,国外的东西发展到了国内修改一下然后出售,但消费者越来越懂得如何辨别好产品跟差的产品。希望在观察国外的壁纸过程中,也看到了时尚跟壁纸的结合。在国内我在10年做过一个尝试,我觉得所有的设计跟产业的结合都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经过这段时间到了两年前开始发展壁纸的产品,都是经过产业跟设计的磨合,这个磨合是过程中最辛苦的,但现在我们把所有的产品两个市场销售量的市场磨合,现在市场给了我们一个反映,我觉得整个来说也帮助我们企业的产品有一个响声的提升,也让设计师能够更好的去把他的设计理念通过产品的方式提升到作品当中去。
王维扬
我们设计分两种,一个是产品设计,一个产品应用的设计,设计师我们可能单个产品可能做的不好,但是我们的产品能不能吸引到消费者,让我们的产品能更好的服务好消费者,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如果企业家将来我们一定会有家居企业,如果没有自己原创的设计肯定是走不远的,如果干50年、100年的企业没有自己的设计肯定是走不远的。
吴为
产业发展与设计关系从大环境讲,这是消费升级跟产业结合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的升级和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产业讲,第一夯实我们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第二打开我们与同行的距离,可以把他当成一个后续,也可以当成一个资源的提供。
在经营上把我们的产品走向高端,我们现在能成为一个领头企业肯定有一定的市场产业率的,用设计的概念是走向更高端的更个性化的。对于设计师行业来讲有什么好处,以前的设计师只是为土豪、大酒店(酒店装修效果图)服务的,跟产业结合能为广大的消费者,他们的品牌影响力也是在扩大,我讲这样来讲就走到了一加一大于三的,就看怎么运作。
陈勤显
我们的消费者因为受教育程度高,让消费者觉得我们的产品与众不同,必须要设计能力的东西。所以我们通过跟设计界合作,要形成自己的设计能力,而且我们要长期的合作与互动,站在消费者的角度。
我们做了这么多最终是满足消费者,我们要让全中国的人都能享受设计,反过来让社会尊重设计。我觉得跟设计界的合作是一个百年大计。
朱家桂
我们作为大体量商业平台,不断寻找好的产品,以这个为出发点找好的产品,也推动中国的设计。每年我们会走原创设计的品牌,我们认为的原创设计的品牌,帮助他开店,做营销活动。
什么叫好设计,我们平台的角度就是是设计为民生,老百姓买的起的是好设计,我们不是飘在天上的。我们作为平台来讲我作为一个平台不能把人民币的购买力体现出来。
吴晨曦
最初我们跟创基金合作的时候,我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只做好卖的产品。与三位老师的合作以后,产品销量变化就很明显了。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深化,通过一些材料手段进行深化,实际上还可以再挖掘。
我们发现一个捷径,就是把大师的作品思想产品化,这个对企业来讲是非常好的。在这次合作当然我们讲的更深入的合作,我觉得对行业起到一个作用,我说大师的思想产品化是我们这个企业未来手段之一的开始,也希望在行业的一个开始。大家对设计重视的时候,中国的产业进步,中国设计行业的进步都可以在这个合作中起到推动的作用。
邱德光
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到一个程度,在座的各位都很希望跟设计师嫁接,因为时间已经到了,为什么?这么多行业同质性太高,每个人都在拼价钱,但是嫁接设计师会有品牌吗,未必。但是马上可以利用这个光环让消费者知道你是牛的,但是要有持续性。
至于我的设计,我已经走到云端的设计,很多人都骂我说是专门为土豪做的设计师。我当然背着一个很大的压力,那我就做一个落地的,怎么落地,就是量化。量化就是考虑多少量可以产生效益,你必须要考虑这几个因素下来,你的品牌才能成为一个品牌,如果只是昙花一现的话就不见得是一个品牌,产业跟设计有关系性。
张宏毅
基本上我听下来是这么一个观点,经济发展到现在,设计与产品的结合已经发展成一个市场需求,并把握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师把握得最精准,所以从产业而言,紧密结合设计师是一条捷径。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如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
吴晨曦
以前我们买的最好的产品都会被抄袭,弄不成专利,很担忧。现在我们不断地往前跑,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让别人来追,所以我们在这块上面不太纠结。
吴为
如果发明了新产品,要不要注册?不注册,就怕抄袭者反注册。但是我们不去,我们把精力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上。我们真正竞争的是在市场上如何满足消费者。
王维扬
在中国有一个问题,对专利的申请是非常麻烦的,必须完善政策法规。为什么不愿意去打官司,很大原因是维权成本高。
佘学彬
家居行业抄袭的事情每天都有发生,因为家居的体量非常小。不久以前,有一个组织叫创新联盟,把那些创新企业组合到一起,就是坚决的不可以仿别人的东西,如果仿了我就不给你开了。
陈勤显
我们只能保护自己先进,让别人赶不上,快速的让新产品有变现的能力,迅速的变现,把新产品推的很好,你的推销渠道强了,别人就跟不上。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培养新产品迅速的推向市场。
佘学彬
我们做进口家居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就是我们跟客户做引导进口产业和国内原创产品之间的区别,我们在讲进口产品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仿进口,家居行业他要去仿国外的产品尺寸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他内部的一些细节是仿制不了的。同样是家居,国外家居和国内家居内在的区别,就是有没有那个耐性去做好产品的细节。
康家祥
每个企业都是被别人抄袭过,也打过很多维权官司,我们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先不说大,要先做强,比如内部的管理、销售的方面都强了,即使你仿我这个产品,你也达不到。消费者会卖仿冒的产品就是因为买不起,所以如果成本差不多的话,那就解决了消费者的一个痛点。
邱德光
消费者喜欢的跟设计师的喜欢不一样,设计师要做消费者喜欢的设计师,走消费者喜欢的渠道。设计师经常会骂是做土豪的设计师,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了解消费者需要的设计,你的产业才会发展。
我每个设计出来都有很多人拍照、很多人抄啊,我都知道的,那之后我就做第二个、第三个。产业也是这样,不要发现产业走到瓶颈就消极。他要制造他的粉丝群,喜欢他的品牌,这才是有一个真正的有序经营。如果是一直仿冒,其实他们也是仿冒别人的,古典(古典装修效果图)家居都是一样,改一点改一点就是我的,这没有意义。但是你要做出来的东西能让人接受,重点的最大的品牌持续研发,这才是王道。
张宏毅
大家说的都是一种现状和态度,同质化、维权成本高,创新成本高。而且现在大家的态度特别自信,你可以超越我的外型,但是超越不了我们的核心。
第一价格不能太贵,第二渠道,第三设计,而且是快,不断的设计。另外,我们也需要政府在专利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话题:设计与产业结合的瓶颈在哪里?设计界应该为设计+的时代做什么变化?
张宏毅
这个行业有几个中国特点,第一个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第二个是个性化与标准化的矛盾很大。第三个是产品设计师的知名度不高,没有消费企业品牌,只有行业品牌。
设计师的瓶颈就是你们的设计师的品牌度、知名度要重视消费者品牌。
佘学彬
塑造品牌必须要包装,要抢头条。我认为这个行业的结构有一点问题,因为你要瓶颈是在行业的结构性,我到现在没有建设出为什么没有那种大的企业跑出来,你们这个行业为什么没有跑出来大的企业。
康家祥
设计师的产品做成一个系列化的,因为每个设计师自己的风格不一样,然后过程当中又讲产品跟设计,我觉得发展瓶颈我觉得是基本是属于两个世界的,我们是需要把所有产品商业化,然后利润最大化,但是设计师会怎么把这个产品做的与众不同的。设计师发展特别辛苦,其实我们很多的发展都是与众不同的。
王维扬
设计分两种,一个是产品本身,一个是产品应用。他可能会应用用的很好,要应用这个产业,又会设计的玖,瓶颈我觉得是要两边回会的人很少,会设计的人不一定懂产品。第二个大家都说了,我们做企业的,一定是要有标准化,就是一定要形成产业化,要找到一个结合点非常观点。
吴为
第一个是合作,名设计师对我们来讲落地不够,他们原先都是帮高端客户设计的,跟大众消费者的审美端不同的。我们一个产品出来,那成本是上百万的,我觉得这个切合度就是一个瓶颈。从高端到落地。
第二个我们的产业,设计师走向产品的设计,走向工业的设计,而不是以前的项目设计,也是消费升级文明的必然设计,我们产业一定要找他们设计师来设计,但是他们设计师一定要找产业来。他们一直做项目,项目没了,是一个一个项目做,那我们为什么做产业,产业是成千上万来的。这个是设计师行业发展的必然规模。
陈勤显
我是一个操作者,我不太赞成。设计的瓶颈就是太急功近利了。我们为什么跟大师合作,是让我们有设计能力,懂设计语言,然后转化为跟我们的消费者互动。
第二点我觉得设计界在设计+这个时代,当你的产品没有竞争力,让消费者不方便,因为我们不是整体功能产品,只是整体功能里面的一个元素,我们是一个元素而我们强调整体功能,不管是设计师还是名设计师给到消费者是一个整体元素,我觉得是非常要理解的。
吴晨曦
我觉得真正的瓶颈是相互理解的、相互走近的态度。我们作为企业的研发中心,这种走进的态度是我们目前的瓶颈。
林莺华
高端来自创新,终端来自复制,这些都可归结到教育体系里。
朱家桂
今天的消费者不是原来的消费者,1设计师也不是原来的设计师,原来大家愿意请模特也不愿意设计师,今天终于愿意请设计师了,背后都在变,比如说这个叫木门,全国所有500木门的时候,瓶颈出不来,但是现在行业整合了,整合到一定程度,发现产业跟行业要打通,因为消费者需要更好的产品,我们这些设计就是需要高端的,就是因为沟通太少,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沟通很少。我们把产业已经做很大了,平台也做的很大了,如何近距离的跟一流的设计师交流,我觉得彼此沟通以后就了解了,所以沟通我觉得很重要。
邱德光
我们设计师的教育是失败的,整个的媒体是失败的,整个中国的评奖是失败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的作品多少多少棒,但是有多少人买?你一个家居设计得了奖,都是学者评的,这些学者都是在象牙塔里长大的,都不懂的。每次媒体去访问的时候都是说你什么什么得了一等奖,但是在国外不一样。所以产品应该要现实一点,要在教育体系上去,你们现在设计师怎么样让广大的设计落地,让产业量化。很多东西你要认知消费者的喜好,产业也是,产品也是,怎么样跟产品可以共融。所以必须要先落地,才有未来。
张宏毅
我总结一下,目前的瓶颈主要是:一、沟通很少;二、跟设计师的沟通成本高。
三、真正要独特的时候,这个设计师好象是某种风格的代名词,但是到了消费者的场面上,形成不了他独特的优势,可能这一种风格比如说美式(美式装修效果图)的。
四、设计师这个行业在行业的知名度,在设计圈里有,但是在消费圈还没有,这些是需要设计跟产业当中需要突破的。
另外,设计行业里面的教育体系、评审体系、舆论的推广体系,设计产业追求那种求新、求怪,这个也是目前的瓶颈。
接下来,我们还有第四个问题,设计界和产业界如何形成良好互动行为,让设计家助力产业发展?
佘学彬:我发现大家有一句话,产业落地非常好,这个很重要,设计落地。
张宏毅:设计驱动产业升级,产业推动设计落地。
康家祥:我觉得设计师跟产业就是多沟通,打通互动,产业链打通。
王维扬:设计师+就是我们产业通过设计师,把我们的产品更直接地满足消费者的市场,因为设计师是最前沿,最了解市场,符合我们消费者的喜好。
吴为:这个论坛还不够深入,能不能设一定门槛,设计师向这些产业去讲设计的东西,产业向设计师讲产业的东西,多一点彼此沟通的机会,要更细分的。
陈勤显:我呼吁一下我现在想做一个让产业落地的,我们想通过中高端产品,通过这个方面中高端产品,我帮你请设计师,买我的瓷砖送设计费,如果愿意的我觉得可以加入进来,搞一个产业推动设计落地的事情。
朱家桂:设计名声、设计消费,老百姓买的起的好设计。
张宏毅:大概讲的就是第一沟通成本,彼此的包容最重要,第二个还是你懂你的运用,他懂他的产品,就是彼此的相融合。第三设计师的沟通成本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企业别把他太不当回事。你的人就是我的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最后一块设计师早点把自己武装起来,要变成整个消费业界的。
-
王耀:满足客户的客户需求 才是好作品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装饰设计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作为设计院的领导,如何引导职场新人快速适应岗位
- 张展翼:平衡设计中的逻辑和非逻辑
- 刘亚滨:青春一路狂飙
- 设计师高媛:没有完美的设计,都有不同的遗憾
- 优秀指导老师专访 | 从选手到导师 周梦琪的“中装杯”之路
- 中装新网专访 | 蒋燕微:用热爱,谱写设计的每个篇章
- 中外建姜靖波:深化设计未来也许更多是经验和软件的结合
- 鴻樣设计郑惠心:创造多方共赢的互动空间
- 南通装饰设计院秦岭:成功的设计创意是实现得了的!
- 蒋缪奕:豪宅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
什么是设计师的成本与价值
近日,《你个设计师有什么成本?》一文刷爆朋友圈,文中讲了一个故事,表达了大众对成本的理解,也提出了一个有
LINKS
中国室内设计与装饰网 | designboom设计邦 | 新华网 | 中国建筑新闻网 | 搜房家居网 | 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 中装设计培训 | 凤凰家居 | 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 | 中国网建设频道 | 筑龙建筑设计网 | 视觉同盟 | 湖南室内设计师协会 | 城视窗 | 中装协设计网 | 非常设计师网 | 新家优装 | 行走吧,媒体团! | 新疆室内设计联盟 | YANG设计集团 | 中式设计 | 大宅国际别墅装修设计 | 四合茗苑中式装修 | 设计王DesignWant & 住宅美学Living&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