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如人,人如设计。接触过曾秋荣,你就会明白那些纯净、简约的设计作品为何会出自他之手。这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并对自然饱含敬重的设计师。
我的创意法则是,在解决问题中找灵感,理性分析创意表达。不装B,不无病呻吟,不为创意而创意。创意是问题灵动的答案,是无所不在的灵感。
“对于我而言,设计是个实现‘梦’的过程,它用精准的设计线条和贯穿的空间感将想象转化为体量丰满的造型,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风格中寻求统一和平衡,凸显低调的奢华。”在连自成眼中,设计不仅是职业,更是信仰。
在黄锟的认知里,室内设计是一种带着“镣铐”的艺术,而在他从业生涯的轨迹中,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将带镣铐的委托方案雕琢得更接近艺术作品,让两者相辅相成和谐共融,而非彼此牵绊、互相制掣。
作为“十口田”的掌门人,乔汉华在设计这块田地上,已经耕耘十年了。如这丰硕的秋季一般,一直秉承用心做设计的乔汉华,也在耕耘中遇见并收藏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建筑圈,有这样一位“玩家”,他叫何樾。他用20多年的时间玩转了世界各地,脚步甚至抵达南北两极;他热衷“玩”,并将玩到的感悟、玩到的乐趣融入到自己的创作里,以一种开放的心态迎接每一个项目。如今,他还将继续“玩”下去……
反观当下,对“尖叫”形式的热衷和对所谓“标识性”的追求常常使人们忘记了设计的本义。
曾卫平坚持认为,商业设计不仅是美学在空间的体现,更应反映社会功能的变革,关注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商业空间更像是一个媒介,搭建了消费者与项目运营者的平台。
在我们的理念中,建筑不是为了博眼球,更不会不顾周边的环境,而是希望把建筑做得好像是生长在这个环境里一样自然、舒适。
“入行之初,我是有抵触心理的。坦白说,那会儿还整天惦记着学业,甚至计划日后逐步去复读”。说起梦想,胡子然先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成长背景和从业经历。
什么是好的作品?这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感性的东西无法像数理化一样,拥有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诚如陈科所言,设计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高山流水遇知音”,知己看似可遇不可求,伯牙与子期的友情似乎也难以复制。殊不知,思想的碰撞即是寻得知己的关键。欧阳修曾有云:“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志同”才能“道合”。击掌国际的两位创始人即是如此,他们本无行业交集,却在大陆相识,进而成为“最佳拍档”,碰撞出一件件精品作品。
LINKS